大巴窑8巷第229座点式组屋最近发生火患,再次引发住户担忧整座组屋只有一道楼梯可逃生的疑虑。有居民向《联合早报》反映,希望当局探讨增建楼梯,确保逃生有路。

建屋发展局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解释,在1996年有关的消防条例生效前兴建的点式组屋,基于结构原因,无法再多建一道逃生梯,但这些年来,当局通过为住户安装能更有效防火并配上闭门器的大门,以及安装干式消防竖管以利灭火行动,来保障住户的安全。

王桂珠的住家就在较早前失火单位斜对面。尽管事发已两个多月,王桂珠向《联合早报》绘述经历时,仍然余悸犹存。

她说,当时出口被浓烟封住,她无法逃生,只能用湿抹布堵住家门的缝隙,躲在家里避难。她回忆说,消防员起初也因浓烟无法上来营救,直到20多分钟后火势稍小才能帮助她疏散。她因浓烟呛伤,在加护病房待了两天,左手臂也二级烧伤。

住在九楼的陈姓居民(73岁,退休者)说,这座点式组屋自1975年修建以来,发生过三次火患,每次都有居民因唯一可逃生的楼梯被浓烟或大火阻挡而无法疏散。

延伸阅读

当局推出全国运动 提高防火意识和应急能力
当局推出全国运动 提高防火意识和应急能力
大巴窑组屋疑烘干机失火引火患 六居民和一消防员送院
大巴窑组屋疑烘干机失火引火患 六居民和一消防员送院

他告诉记者,30年前(即1995年)的圣诞节夜晚,有一户人家家里正在装修,把弃置的家具放在底层楼梯口,结果有人丢烟蒂不慎点燃家具引发火患。一名14楼住户下楼逃生时,因楼梯被浓烟挡住去路,慌不择路从二楼跳下,结果双腿骨折。

对于居民担忧点式组屋的逃生安全,建屋发展局和新加坡民防部队联合回复说,包括组屋在内的所有本地建筑物,都必须按照现行的消防条例建造。组屋单位的墙壁和楼板都要具备防火功能,防止大火在单位之间蔓延。走廊、楼梯间和电梯口等公共区域则须采用自然通风的设计,利于烟雾散去。

当局:点式组屋每层住户较少 一道楼梯便能确保安全疏散

对于点式组屋只有一道楼梯是否安全,当局回复说,点式组屋每层住户数量较少,因此只建一道楼梯,就能确保居民安全疏散。受限于组屋的设计格局,增设第二道楼梯并不可行。

建屋局为较早期兴建点式组屋 实施多项提升防火安全计划

当局的回复也强调,多年来,建屋发展局在较早期兴建的点式组屋实施多项提升防火安全的计划。其中包括为住户提供具备防火性能并配有闭门器的入户大门,来阻隔火势和烟雾,以及安装干式竖管,方便消防行动。

根据通讯及新闻部(现数码发展及新闻部)2019年对国会议员陈佩玲的书面答复,自1996年起,所有由建屋局建造的组屋都按消防条例安装了防火门。对于1996年之前的组屋,建屋局已为必须安装防火门和符合消防条例的组屋免费更换大门。消防条例标明,所有防火门都必须能抵御至少30分钟的烈焰和高温。

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上个月24日以书面答复碧山—大巴窑集选区议员安迪的有关提问。他说,组屋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设立防火区间来延缓火势蔓延。在高层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民防部队会优先疏散失火单位同楼层及上方两层楼的住户。居住在未受影响楼层的居民应留在各自的单位内,在必要时,民防人员才会疏散他们。

他书面答复国会议员蔡引舟(碧山—大巴窑集选区)时也说,自2023年10月起,民防部队已陆续在每两栋住宅组屋电梯口,安装灭火器和自动体外除颤器。截至目前,已有九成多的目标组屋完成安装,其余预计在2028年前完成。尚穆根指出,自计划启动以来,已有超过220个灭火器在小型火患中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