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屠妖节,客工加内桑(P.Ganesan,45岁)打算清晨5时不到就起身,透过视讯为远在印度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捎去祝福,也让妻儿感受自己在本地过节的独特体验。

他已在本地打工20多年,目前在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新加坡)有限公司担任叉车操作员。星期天(10月19日),他到滨海湾花园参加由人力部属下的“保障、关怀与接触小组”(Assurance, Care and Engagement Group,简称ACE)和印度管理研究所(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举办的屠妖节庆祝活动,与本地其他印度客工共庆佳节。

“明天是屠妖节,我准备凌晨4时50分就起床,赶在家人起身前沐浴更衣,然后和他们通视频电话。”

加内桑的家乡在印度南部城镇布杜戈代(Pudukkottai),小时候每逢屠妖节总要很早起床,然后换上新衣,享用父母准备的咖喱鸡和黄姜饭。出来打工后,他定期把薪水寄回家,改善家人的生活;最近妻子和两个孩子还搬入新居,从原来的一个房间增加到四个。

跟家人通话时,除了听听妻儿谈谈新居的点滴,他也很想让家人知道他第一次和新加坡部长参加屠妖节活动的体验:这一天好热闹,现场安排了歌舞表演、绘制传统艺术油灯、玻璃灯珠游戏等等,来了400多人,都是来自印度、孟加拉和其他地方的客工和帮佣,嘉宾是人力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迪内希。

延伸阅读

屠妖节前夕小印度料有人潮 警方促公众遵纪守法
屠妖节前夕小印度料有人潮 警方促公众遵纪守法
调查:近七成客工期望获得面对面心理支持 但失业忧虑影响求助
调查:近七成客工期望获得面对面心理支持 但失业忧虑影响求助
印度客工加内桑(左)和孟加拉客工科莫尔一同参加10月19日在滨海湾花园举行的新加坡屠妖节庆祝会,两人都迫不及待地想与远在家乡的妻家人,分享在新加坡欢庆佳节的独特体验。(叶振忠摄)
印度客工加内桑(左)和孟加拉客工科莫尔一同参加10月19日在滨海湾花园举行的新加坡屠妖节庆祝会,两人都迫不及待地想与远在家乡的妻家人,分享在新加坡欢庆佳节的独特体验。(叶振忠摄)

迪内希:你们都是新加坡文化一分子

屠妖节又名印度灯节或排灯节(Deepavali),是印度教庆祝光明战胜黑暗,邪不胜正的节日。迪内希在发言中肯定了客工对新加坡国家建设所做的贡献。

他说:“我知道你们有多希望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就看到家人在身边,知道你们有多想念家中妈妈做的饭菜,多想看着自己的孩子穿得漂漂亮亮地过节。要让你们知道,新加坡也是你们的另一个家,你们都是新加坡文化的一分子。”

人力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迪内希(前排左二),10月19日在滨海湾花园和客工们一起绘制屠妖节传统艺术油灯。(叶振忠摄)
人力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迪内希(前排左二),10月19日在滨海湾花园和客工们一起绘制屠妖节传统艺术油灯。(叶振忠摄)

与加内桑同来的孟加拉客工科莫尔(Komol,33岁)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本地客工人数目前超过118万

根据人力部6月发布的数据,本地客工人数近年来持续上升,目前超过118万,占本地外国工作者总人数的七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