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经济就像“矿坑里的金丝雀”,外部环境一旦走弱,我国往往最先感受到冲击。黄循财总理指出,我国今年上半年未受外部环境影响,但下半年已出现放缓迹象。
也是财政部长的黄总理,星期二(10月21日)接受《金融时报》专访时说,美国关税无疑会对新加坡和全球经济造成冲击。
我国上半年经济增长高于预期,第一季同比增长4.1%,第二季4.5%,但第三季放缓至2.9%(预估数据)。
黄总理说,上半年未受明显冲击,主要是因为实际实施的关税低于预期,各国也提前部署,减缓了初期影响;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发展,也提升了整体经济韧性。
他以“矿坑里的金丝雀”比喻新加坡高度开放、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的经济体。旧时矿工饲养金丝雀探测毒气,一旦金丝雀出现异常,就代表危险来临。
“虽然上半年未感受到冲击,但进入下半年后,已开始出现一些放缓迹象。由于前景不明朗,企业在新投资和招聘上趋于谨慎,整体经济活动也开始放慢。”
药品是我国对美出口的重要商品,美国9月宣布对药品征收100%进口关税后,外界关注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9月底指出,我国会与美国就相关领域进行谈判。
黄总理说,目前能否豁免药品关税仍不确定,双方仍在讨论中;一些在新加坡设厂的美国制药公司已与美国政府协商,因为它们在美国本身也有投资。政府正密切关注关税对本地经济的潜在影响。
对美投资不缩减 黄总理:仍看重企业活力与科技优势
新加坡是美国在亚洲的第三大投资国,新美双边贸易与投资为美国创造超过35万个就业机会。
至于我国会否因美国政策不稳定而缩减对美投资,黄总理说,目前并无此计划。“评估投资时,我们既考虑宏观风险环境,也看个别企业的活力和增长潜力。”
他说:“虽然美国宏观层面的风险溢价有所上升,但美国仍有许多尖端技术,企业依然充满活力。我们会继续投资这些公司,但我们不只关注美国,也在欧洲、亚洲,以及其他地区寻找机会。”
东南亚是受美国关税冲击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新加坡对美国是贸易逆差,仍面对10%的基本关税,至于其他亚细安国家,即使美国调降关税,税率仍高达19%至40%。
黄总理指出,美国的关税政策确实削弱了它在东南亚的地位,但美国仍是本区域最大投资国,中国则是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在亚洲依然拥有重大利益,所有东南亚国家都希望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