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中风发病率上升逾50%,其中未满50岁成年患者增长尤其显著,增幅达20%。

根据全国疾病登记处今年1月公布的2022年报告,我国中风发病次数从2012年的6367起,增至2022年的9702起。尽管公众对高胆固醇(83.7%)、高血压(81%)、糖尿病(44%)等中风主要风险因素已有广泛认知,但这些健康问题依然居高不下,凸显出强化预防与改变持续生活方式的迫切需要。

中风对社会造成的负担也远超住院。2021年,我国整体疾病和过早死亡所造成的社会负担,中风占比3.3%,2022年则占所有死亡案例的6%;再加上患者也有年轻化趋势,对新加坡未来的生产力和照护工作形成挑战。

中风援助中心(Stroke Support Station,简称S3)星期四(10月23日)举行10周年晚宴。总理公署高级顾问兼淡马锡主席张志贤是晚宴主宾,也是中心赞助人。其他受邀出席的嘉宾包括交通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孙雪玲、总理公署高级政务部长兼职总副秘书长陈国明、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卫生部政务部长拉哈尤,以及国立研究基金会主席王瑞杰

中心在晚宴上宣布未来10年的发展方向,希望在病患出院后,与医疗、社服、企业和社区共建“我们为先”的合作关系,支持患者在社区持续接受康复护理,重新融入社区生活。

延伸阅读

首家中风患者健身房料明年开张 新复健计划将惠及逾2000人
首家中风患者健身房料明年开张 新复健计划将惠及逾2000人
中风患者康复训练 常忽略触觉记忆力及专注力
中风患者康复训练 常忽略触觉记忆力及专注力

共同打造“我们为先”的社会,是黄循财总理在今年国庆群众大会演说中提出的理念,强调建立一个着眼于集体利益而非个人私利的社会,承认个别差异却依然珍视团结的社会,才能强化社会资本、凝聚不同社群。

中心将在明年第一季度推出一系列中风护理新计划,助患者康复重返社会。这包括之前宣布在宏茂桥坊(AMK Hub)开设针对中风复健需求而设计的适应性健身房(Adaptive Gym);在裕廊西开设活跃乐龄中心,让先驱和文礼的2000名年长者受惠,减少慢性病风险。

此外,中心也将推出为期三个月的社区音乐项目,借助音乐和文化,改善中风患者的社交和活动体验。

中心今年初委托Verian Singapore独立开展最新需求分析研究,发现七成新加坡人能说出中风主要的风险因素,也有46%受访者身边认识的人曾中风过。但在发现中风症状后会立即拨电叫救护车的只有四成。这显示公众对中风的认识和应对准备仍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