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马分家《信天翁文件》解密”为主题的常设展览,以及名为《信天翁文件:分家的真相》的新书将在12月7日推出。这项展览也是建国60周年(SG60)的压轴活动。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杨莉明星期五(10月24日)晚上在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年度捐赠者答谢活动上,宣布这项消息。活动也配合图管局成立30周年,旨在加深公众对新加坡独立历程的理解。
国家机密档案《信天翁文件》(Albatross File)收录新马分家前的重要笔记,由建国元勋吴庆瑞博士整理而成。文件中,吴庆瑞引述西方文学中“挂在脖子上的信天翁”典故,用以比喻新马合并时期,新加坡所面临的复杂政治与经济挑战,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制约。
《信天翁文件》原由总理公署保存,1996年移交国家档案馆。
至于《信天翁文件:分家的真相》一书,则收录1964年至1965年间的最近解密文件、手写笔记及内阁文件。
新书详尽呈现新马合并与分家前后的历史实况,收录著名历史学者陈大荣教授与刘华坤博士的研究导论、23份信天翁文件,并与其他国家同期解密的相关文件交叉对照。
全书厚达488页,杨莉明笑言“预料不会被广泛阅读”,因此当局特地策划常设展览,确保这些精彩内容以更生动的方式向大众推广。
杨莉明指出,从12月8日对公众开放的常设展览中不少展品和内容从未向公众公开,包括吴庆瑞、建国总理李光耀与夫人柯玉芝的口述历史摘录、内阁文件笔记、有关合并与分离的政策考量,以及多位建国元勋与参与者的第一手叙述。
“这些口述历史首次呈现,为档案增添生动的人性元素,而档案本身又为口述历史提供事实依据。”
她说:“新加坡建国的故事出乎意料,非凡动人,值得以不同视角反复讲述。希望这场具反思意义的沉浸式体验,能让新加坡人更深入了解国家走向独立的历程,并加深对共同身份与未来方向的认同。”
国家图书馆档案馆一年增加3300件馆藏
过去一年,94名捐赠者让国家图书馆及国家档案馆新增超过3300件馆藏,包括照片、手稿、录音与影像资料。过去30年来,近3000名公众已捐赠超过32万8000件馆藏。
星期五的晚会也表扬新老捐赠者,其中不乏来自各族群的文化奖得主。
已故谐剧泰斗王沙的家属捐赠黑胶电影原声带、他与电影公司邵氏在1974年签下的合约。他的儿子王文杰(58岁)受访时说,父亲签约时他才7岁,只知道爸爸经常外出工作三个月或半年,有时母亲也会随行照顾。
“这份合约唤起我当年独自留守家中的回忆,如今更能体会父亲在外工作时的付出。”
他说,父亲在家重视纪律,却不失幽默。他相信父亲将幽默才华视为专业,并在舞台上全情投入表演。
王沙于1998年过世。王文杰认为,许多早期演艺工作者的作品和表演,对本地华族文化及新加坡华人身份的形塑贡献深远。“我之所以决定捐赠,是因为我认为父亲的作品正是这段文化旅程的基石。在建国60周年回望,这份遗产对新加坡而言,独特而珍贵。”
图管局总裁黄子鹏指出,图管局将继续探索更多方式,让公众更容易接触历史档案,创造更多机会发掘文化与身份的深层内涵。
黄子鹏将于11月出任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局长,图管局总裁一职将由谭丽娟接任。
欲知展览详情可点击:https://exhibitions.nlb.gov.sg/thealbatrossfile/abou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