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行动”首次迎来五个社区发展理事会所组织的游行队伍,象征新加坡人团结一致,为打造包容社会齐步同行。
今年迈入第13年的“紫色行动”(The Purple Parade)嘉年华,星期六(10月25日)在新达城举行。担任主宾的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致辞时说,他第一次参加紫色行动是在2013年,当时活动在芳林公园举行,参与人数不多。如今,这项活动已扩展为全国运动,今年有超过1万5000人参加。
黄总理说:“大家共同成就今天的紫色行动,使它成为一个富有活力、推广包容的全国运动,也是反映我们共同价值观的强有力象征,体现以‘我们为先’的新加坡社会——每个人能活得有尊严,有自己的定位与归属感,同胞之间守望相助,互相关怀。”
他指出,紫色行动不仅展现特需群体的能力,也肯定与他们同行的看护者、亲人与机构。“你们的勇气、力量,以及在逆境中坚持的精神,对新加坡人也是很大的启发。继续努力,我们将支持你的每一步。”
今年的紫色行动也是新加坡庆祝建国60年活动之一。黄总理希望国人继续建设一个更美好、更包容的新加坡,“打造一个人人有归属感、有尊严,有机会茁壮发展,成为最好自己的社会”。
发起紫色行动的中区市长潘丽萍指出,今年是特别的一年,主办方首次配合活动,关闭新达城“财富之泉”外的道路,打造无车行人区。包括9月开始的社区推广活动,参与紫色行动的人多达4万多名。她希望,不论在教育、职场、社区,特需群体都有平等机会。
游行队伍人数超过9500名,来自150多个公共与私人领域和民间组织。公众也可光顾嘉年华的摊位,支持特需者的产品,并观赏特需者与其他团体准备的精彩表演。
王丽蓉(52岁,补习教师)与儿子陈哲恺(21岁)第一次在紫色行动摆摊售卖缝制品。陈哲恺有“天使综合征”(Angelman Syndrome),虽然沟通能力不佳,但并未影响他与人交流的热情。只见他积极地“招生意”,拿着宣传材料向公众推销他制作的袋子等产品。
喜爱缝纫的王丽蓉在儿子15岁时,循序渐进地教导儿子这门技能,后来设立KaiCraft网站,售卖自制品。她说:“每个人都应该有使命感和目标,看得出儿子对自己的作品很自豪。紫色行动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个免费活动可吸引不同年龄层,提高公众对特需人士的认识,也让公众有机会支持特需者。”
出席活动的嘉宾包括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代部长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梁振伟、律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高级政务次长蔡瑞隆、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兼交通部政务部长马炎庆、人力部兼文化,以及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迪内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