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陈丽华精神矍铄、走路挺直、说话爽朗,谁也意料不到,这名乐龄义工五年前动过一次大型心脏外科手术。
她说:“那时我每天都运动,常带领朋友做早操,也没觉得哪里不舒服。”
直到一次体检,医生告诉她,三条心脏动脉几乎全被堵死,她还以为医生在开玩笑。那年她68岁,活力充沛,却被告知随时可能心脏病发。
她很快接受了心脏外科手术。医生说,她的血管细小,必须从腿部取出血管缝回心脏,一共接了四条。手术后,她体重只剩40公斤,连起身都要儿子帮忙。
“两个儿子轮流照顾我,帮我洗澡、更衣、喂饭。那段时间,我真的很感恩。”
出院后,她向医生请示何时能复健。得到准许后,立刻报名私人教练课程,但学费昂贵,于是改到社区健身角落自学。
她笑着说:“我每天拉拉力器、踩脚踏车、伸展身体,慢慢把体力练回来。现在一点也不输年轻人。”
如今,陈丽华每天清晨五时起床,先读新闻、打扫,然后步行到住家附近的卫理福利服务(Methodist Welfare Services)做义工。
她在中心为长者准备甜点和面食,节庆时还烘蛋糕、煮面线。不久前,她代表中心参加由国立健保集团主办的“15M健康运动会”,与几名比她年轻的队友一同参加“Tic-Tac Floorball”(方格曲棍球)项目。这项结合地板球与井字棋元素的趣味比赛,规定参赛者须在限定时间内以球杆击球入格得分,考验反应力与协调力。
“虽然我是队里最年长的,但跑得最快。”
陈丽华从小热爱运动,读书时是学校运动会的常胜军。1971年,她因练跆拳道登上报章。当时,眼见父母反对弟弟学武,她就趁他们回中国探亲时报名学习跆拳道。她认为跆拳道手脚并用,女生学了更有防身能力。三年后,她考获黑带一段。
运动精神也伴随她度过职场与人生的起伏。她18岁进入德州仪器工作,后来转行进入石油勘探业和房地产,还自创公司。50岁时,她再转向公寓物业管理,可谓“人生每10年换一个跑道”。
经历过手术的低谷与重拾活力的过程,她把健康看作恩典,也把行动当作信念。她说:“人老了不要怕动。只要身体还行,就要让自己有目标、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