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人因涉嫌参与一起假冒政府官员骗案被捕,另有九人被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0万元。

新加坡警察部队星期天(10月26日)发文告说,警方星期四(23日)至星期五(24日)展开全岛执法行动,24名年龄介于15岁至34岁的男女因涉嫌参与假冒政府官员骗案被捕,另有九名年龄介于16岁至70岁的人被查。

文告指出,警方星期三(22日)接获假冒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官员的举报。初步调查显示,一名受害者于10月14日接到一名自称是电信公司M1职员的电话。骗子声称受害者名下有一个手机配套。当受害者否认时,骗子假装帮他终止配套,并声称会将此事转交金管局就所谓的信息泄露问题展开调查。

随后,受害者接到自称金管局官员的来电,告诉他名下的银行户头已被冻结,并要求受害者“保护”所有金钱与财产。

10月14日至22日期间,受害者按照指示“配合调查”,被骗走逾110万元。银行曾至少两次联系受害者核实可疑交易,但骗子已教导受害者如何应对,谎称这些资金是用于投资或送礼。

延伸阅读

国大生坠假冒官员骗局 遭逼录“认罪”视频
国大生坠假冒官员骗局 遭逼录“认罪”视频
涉逾650起骗案金额超过820万元 208名男女被调查
涉逾650起骗案金额超过820万元 208名男女被调查

警方提醒,受害者被指示注册加密货币户头并购买加密货币,再转入骗子提供的户头上。此外,骗子会要求受害者使用YouTrip平台生成的PayNow二维码,声称是用于“验证”或“付款”。受害者在银行应用中扫描二维码并确认转账后,资金即直接转入骗子的YouTrip钱包内。

10月22日,警方接获报案当天,骗子再度指示受害者通过PayNow转账2万6500元。当受害者尝试第二次向同一账户汇款时,华侨银行识别出可疑交易模式,并立刻通知反诈骗中心。反诈骗中心迅速介入,成功说服受害者他已受骗。

商业事务局反诈骗指挥处随后也展开全岛行动,23人因涉嫌交出银行卡或账户给犯罪团伙被捕,另有一人因涉嫌协助出售他人账户给诈骗团伙而被捕。

此外,还有九名年龄介于16岁至70岁的男女正在协助警方调查。调查过程中发现,其中两人其实也是冒充政府人员骗案的受害者,他们在骗子指示下开设YouTrip户头,分别损失约1600元和21万元。

上述这些人将因不同罪名被查。根据刑事法典第417节条文,欺骗罪名若成立,可面对最长三年监禁,或罚款,或两者兼施;根据《滥用电脑法令》第3(1)节条文,协助未经授权获取电脑资料一旦罪成,初犯者可被判长达两年监禁或罚款,或两者兼施;根据《贪污、贩毒和严重罪案(没收利益)法令》第55A(5)节条文,协助他人保有犯罪收益一旦罪成,可被判最高长三年监禁或罚款,或两者兼施。

警方也促请公众,不要向陌生人转账或交付财物、不要将金钱或贵重物品放在指定地点供人领取,也不要与陌生人共享手机或电脑屏幕。政府官员绝不会通过电话要求公众进行转账、提供银行户头资料、安装非官方应用或把电话转接给警方等。

假冒政府官员诈骗过程

10月14日:受害者接到自称是M1职员的电话,称受害者名下手机配套涉信息泄露问题。

随后,受害者接到自称金管局官员的来电,告诉他名下的银行户头已被冻结

10月14日至22日:受害者按照指示“配合调查”,被骗走逾110万元,包括:

●购买价值约35万元的金条,分两次交给一名陌生女子

●向指定的加密货币户头转账约12万4900元

●通过60多个电子钱包YouTrip二维码转账逾60万元

●向一个本地银行户头的Paynow账户转账约2万6500元

资金追踪显示,YouTrip账户中的资金大部分在同一天被提取,提款地点为海外的自动提款机。一些YouTrip账户的资金则通过线上转账或支付被耗尽。

10月22日:华侨银行识别出可疑交易模式,通知反诈骗中心;警方接获报案;受害人被说服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