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武装部队在澳大利亚进行的演习中,大规模测试无人机与人工智能系统,配合人员作战,提升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根据国防部资料,武装部队在第35次常年“袋鼠演习”部署约200套先进系统与设备,在43天内展开17项实地作战测试与评估。

这回上场的重点系统包括:让一名操作员自主控制一组无人机的低成本多无人机系统技术(Low Cost Multi-Unmanned Aerial System Technology),以及为作战区域提供网络连接的商用现货空中通信节点与网络(Aerial Comms Node/Network)技术。

建立一支拥有先进与综合技术部队

这一次测试强调系统的整体融合,凸显国防部国防技术社群和武装部队之间稳固的作战技术伙伴关系,携手建立一支拥有先进与综合技术的部队。

为了确保测试有效,国防部未来系统署、国防科技局和陆军着重于操作与技术的融合,把操作员和终端用户的反馈提供给技术工程师和开发人员。

延伸阅读

武装部队志愿军团首次参与 “袋鼠演习”35年来规模增四倍
武装部队志愿军团首次参与 “袋鼠演习”35年来规模增四倍
铸刀演习引入更多商用无人机 提升态势感知与作战能力
铸刀演习引入更多商用无人机 提升态势感知与作战能力

师指挥中心是测试的中心点,内置的新一代指挥与控制信息系统会整合多个来源的实时视频、遥测和目标数据。负责收集数据的包括空军的“轨道飞行器4”(Orbiter-4)、陆军的V-15无人机和其他逾1000台无人机。

师指挥中心也测试更广泛使用空中通信节点和卫星通信,为情报、监视与侦察行动和侦察与突击行动提供网络连接。把通信覆盖范围扩大到机动部队,能近乎实时地向师指挥中心传回视频、三维地图和任务的最新信息。

这次演习测试的还包括反无人机防御系统;利用人工智能自动检测和分类来自无人机和地面视频的物体,使生成的战术情报更清晰地可视化;以及现场三维打印,以生产特定任务所需的支架、保护外壳和备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