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普遍对核能部署感兴趣,正全面评估核能如何提升能源安全,并满足日益上涨的能源需求。各国政府同时要加倍努力,向国民确保使用核能的安全性。

主管能源与科技事务的人力部长陈诗龙医生星期三(10月29日)出席新加坡国际能源周的新加坡与美国论坛。他致辞时说,新加坡的兴趣源于想要加深对先进核能技术的了解。我国尚未决定是否部署核能,但已在认真研究这一选项,并深化同美国的合作。

我国去年7月与美国签署民用核能《123协定》,促进核相关知识与技术分享和交流。

在本区域中,追求核能合作的不只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也已经签署《123协定》,马来西亚目前正和美国接洽商讨中。

陈诗龙强调,签署协议也意味着我国在推进任何可能的核能部署时,将坚守最高标准的安全、防护和防核扩散的承诺。

延伸阅读

【速读包】吃香蕉也有辐射 一文看懂我国如何建设核能力
【速读包】吃香蕉也有辐射 一文看懂我国如何建设核能力
陈诗龙:我国正认真研究核能部署可行性
陈诗龙:我国正认真研究核能部署可行性

他重申,一旦我国做出部署决定,希望和亚细安的伙伴一起学习,共同安全有保障地部署核能。

“核能是我们未来能源的重大突破。但这不仅是一场技术或能力的对话,还关系着建立信赖。目前本区域没有运作中的核电厂,因此东南亚各政府要加倍努力,向国民保证,任何关于核能的决策都是稳妥安全的,所有核电厂都符合最高安全标准。”

核能署:没有公众支持 难以展开核能

新加坡与美国论坛配合第18届新加坡国际能源周举行,分成两场专题讨论。首场针对东南亚各国发展核能中遇到的挑战、技术与安全问题展开讨论;第二部分则谈及发展民用核能时,政府和企业如何规划人力、培养科研人才等。

能源市场管理局核能署署长陈家贤分享说,新加坡正在从三方面展开工作:评估并事先完全了解掌握技术,尽责地为我国选择最优技术;建立所有必要能力以做出明智决定,包括向国际原子能机构学习安全实践标准,尤其是核废料的处理;快速掌握和跟进不同的相关技术,包括核燃料、选址等。

他认为,我国是否对实施核能就绪,除了取决于技术发展的进程、和我国相关能力发展是否到位,还包括公众对情况的了解。“没了公众(的支持)我们难以开展,公众必须了解我们为何考虑核能选项,我们也需要时间来了解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为核电行业服务的人工智能公司Atomic Canyon创办人兼总裁劳德代尔(Trey Lauderdale)认为,核能目前还难以拓展,是因为世界大部分人都不清楚何谓核能,且对此恐惧。另一个主要挑战则是不管建立监管机构、建设一座反应堆和维持运行,背后都需要难以想象的大量行政工作。

“世上很多人都对核能如何为人工智能供电感兴趣,或希望让核电站为巨型、海量规模的数据中心提供稳定能源。我相信真正的机遇,会随着人工智能以非常安全、可靠的方式,改变我们设计、建设和实施核能的时候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