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协助慈善机构提升监管能力,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与新加坡社科大学合作,明年初推出统一监管与透明度框架,为慈善机构提供简化版参考指南。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代部长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梁振伟星期三(10月29日)在慈善监管研讨会上宣布这项消息。

梁振伟指出,过去几年,慈善理事会和慈善总监办公室陆续推出加强慈善领域监管水平的措施。这包括在2020年更新慈善团体透明度框架、2023年推出的修订版慈善团体与公益机构监管准则。

此外,慈善理事会去年与毕马威(KPMG)合作推出指导手册,协助慈善机构更有效落实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措施。慈善总监办公室也同王律师事务所合作,就慈善机构制定反洗钱、反恐融资程序,推出指导手册。

目前,要评估慈善机构的监管和透明度水平,须参考的文件包括慈善团体与公益机构监管准则,以及慈善团体透明度框架。有慈善机构反馈,希望有较精简的流程供它们参照和遵循。

文社青部与新社科大为了制定统一监管与透明度框架,咨询超过150个慈善机构、资助者等利益相关者。新框架将现有多份文件整合为一套简化版参考指南,让慈善机构更清楚要实现良好治理所应采取的行动,以及可采纳的最佳实践方案。

新加坡社科大学纳丹人力发展学院课程主任林晓玲博士受访时说,慈善机构无论大小都须向利益相关者,尤其社会大众,展现监管与问责水平,以争取公众的信任、义工的支持及善款。

“针对监管水平的参考框架这些年来陆续推出……它们非常实用,但有些慈善团体,包括规模较小的机构,未必有足够时间或资源参考不同信息来源。这套框架综合各项资料,慈善机构只须参考一份信息来源,这有助它们在落实治理方针时节省时间和精力。”

框架推出后将上载到慈善网站(Charity Portal)。接下来,慈善团体监管奖与透明度奖会采用这套框架为主要评估工具。

淡马锡店屋开辟专属空间 提供法律财务咨询等服务

另外,为协助慈善机构领导者提升领导力和监管能力,文社青部自今年4月启动新课程“善治领航:卓越慈善领导力培训计划”。课程内容包括治理与伦理准则、受托人义务、财务管理,以及慈善项目影响力评估等。

慈善理事会主席吴清娇受访时说,理事会过去着重培训慈善机构董事成员掌握治理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并且日益复杂,理事会认为,应在治理知识的基础上,协助这些领导者提升有关财务领导力、影响力评估等其他技能。

课程以线上及线下方式进行,目前已收到500份申请;四门单元课中,部分已展开,预计到了年底会全面推出。同文社青部合作推出课程的包括新加坡特许会计师协会、国家福利理事会、新加坡法律义务办事处(Pro Bono SG)、慈善基金信托组织The Majurity Trust,以及新加坡董事协会。

文社青部也与淡马锡店屋(Temasek Shophouse)合作,在这座位于乌节路的建筑开辟一个专属空间,方便慈善机构寻求法律义务办事处、特许会计师协会等团体所提供的法律、财务与会计咨询等专业服务。慈善机构职员也可到淡马锡店屋参加工作坊,提升领导力、治理及运营能力。详情稍后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