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冠病疫情期间的挑战,新加坡援人机构在领导层带领下灵活应变,不仅确保原有的24小时热线服务持续运作,还推出24小时的“关怀短信”求助平台。机构去年财政年接到约4万8000通热线电话,以及约2万则求助短信;每隔14小时化解一起高危案例,阻止当事人走上绝路。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代部长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梁振伟,星期三(10月29日)在慈善监管研讨会上,介绍文社青部启动的领导力培训计划时,以新加坡援人机构(Samaritans of Singapore,简称SOS)为例,说明良好的领导力可带领慈善机构发挥更大影响力。
SOS为有轻生念头,以及受亲友自杀影响的人提供援助,向来主要靠义工接听热线。然而,疫情2020年暴发时,许多义工无法继续服务,机构须增加和调派更多职员,维持热线运作。
SOS总裁陈弼良受访时说,随着疫情逐步缓解,机构发现很多义工没有回返,热线服务越来越依赖职员,这个情况与机构的理念不符。
“职员应着重义工管理与扶持。多年来,我们训练义工掌握预防轻生等技能,不仅是为热线的运作,也希望他们在社区发挥安全网作用,及时援助有需要的人。”
SOS管理层和董事会检讨机构运营模式,扩大义工招募和培训,重新调整职员和义工的功能,并拓展培训和联系社区项目。目前,机构有约400名义工,比疫情前增约一倍。
“关怀短信”平台每年援助超过9300人
陈弼良说,据机构当年调查,使用热线者很多属中年以上,而年轻人则更倾向以短信求助。SOS在2020年7月首次试行短信服务,并在2022年将服务转为全天候。目前,“关怀短信”平台每年援助超过9300人,逾七成未满30岁。
去年,机构将过去几年来开办的预防自杀课程进行整合,成立了SOS学院,学院去年6月凭课程素质,成为精深技能发展局旗下的注册培训机构。学院每年举办超过150场培训课,培训逾3000名专业人士和社区义工掌握预防自杀和干预技能。
梁振伟表扬SOS领导者付出的努力。“这是领导力应有的样子——做出艰难的决定、明确制定方向、精简运营及推动团队实现愿景与使命,而过程中维持稳固的治理能力和公众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