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滥用电子烟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律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高级政务次长蔡瑞隆认为,重要的是了解青少年为什么会开始吸电子烟;家庭和社会应当一同建立强大的支持网络,让青少年能通过正确方式抒发压力,解决烦恼。

蔡瑞隆星期一(10月27日)接受早报播客节目《茶水间三问》采访,与主持人吴婉君就电子烟和年轻人滥用电子烟等课题交流观点。这期播客已在星期五(10月31日)傍晚上线。

我国自2018年起禁止电子烟,但问题近年来愈发严重。卫生部数据显示,吸电子烟者中有三分之一的年龄在18岁以下,30岁以下的则超过半数。滥用含麻醉剂依托咪酯(etomidate)的“丧尸烟弹”(Kpods)者,有八成属于30岁以下的群体。

针对青少年为何持续尝试吸电子烟,蔡瑞隆说,原因错综复杂。其中包括电子烟设计色彩鲜艳、口味多样且无明显异味,也可能是青少年以电子烟作为应对压力、家庭关系或两性关系等因素的途径。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觉得很多青少年都误以为其实吸电子烟没关系,比吸香烟还来得健康。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错误的概念。”

延伸阅读

【茶水间三问】青少年为何戒不掉电子烟?
【茶水间三问】青少年为何戒不掉电子烟?
肃毒局逮两人 起获逾百个电子烟和多个丧尸烟弹
肃毒局逮两人 起获逾百个电子烟和多个丧尸烟弹

政府已意识到电子烟带来的问题,因此今年8月底召开跨部门记者会向电子烟宣战。对社会及家庭发展部而言,重点的关注则是如何为本地青少年和他们的家人提供支持和帮助。

这包括扩展青年增强监管计划,让滥用依托咪酯的21岁以下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加入。第一次被捉的青年将接受为期三个月的改造计划,其间须参加八次至10次干预辅导活动,协助他们克服成瘾问题。重犯的青年则须接受六个月的改造计划,参加至少16次的辅导活动。

鼓励家长与孩子透明沟通 让家成为避风港

蔡瑞隆(右)10月27日接受早报播客节目《茶水间三问》采访,并与主持人吴婉君合照。(李冠卫摄)
蔡瑞隆(右)10月27日接受早报播客节目《茶水间三问》采访,并与主持人吴婉君合照。(李冠卫摄)

此外,家长也可通过凝聚家庭理事会(Families for Life)网站,获取电子烟和滥用依托咪酯的相关信息,以及不同的援助管道。

蔡瑞隆理解家长与孩子沟通绝非易事,但认为仍可尝试通过不同方式每天与孩子保持沟通,例如主动和孩子提起生活琐事,建立共同话题,让家成为孩子的避风港。

问及如果有年轻人正准备尝试第一口电子烟,他会想要向对方说些什么,蔡瑞隆希望对方冷静看着镜子自问:为什么现在要抽电子烟?

“如果你认真为自己把脉后,发现原因其实是压力、跟风或是其他问题,那么是否还有其他方式或方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减压,更好地生活?”

想戒掉电子烟,尤其是使用丧尸烟弹的人,可向关爱之家瘾症康复与教育中心、新加坡肃毒协会、心理卫生学院求助,或拨热线1800 4382000联系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