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医疗科技界推出两项新加坡标准,加强公共医疗保健系统的协同操作性和远程临床监测,意味着病人能够获得更好的照顾。

新联科技(Synapxe)星期五(10月31日)举行HealthX初创企业日活动,宣布与杜克—国大医学院卓越监管中心标准开发组(CoRE-SDO)和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合作,推出两项新加坡标准。新联科技是卫生部属下的全国医疗科技机构。

第一项标准为SS719:2025,它针对病人的统计数据、诊断代码、实验室检测资料和用药数据等临床信息,该如何被结构化储存并在不同医疗系统之间交换,提供全国指导。

这套标准整合国际公认的医疗术语,并结合新加坡医疗环境、纳入新加坡药物词典等本地标准,对数据格式和术语要求作出明确规定。

提高临床数据标准的采纳率,和提升临床数据交换的质量,将能推动新加坡迈向更协调与互联互通的医疗保健服务。

延伸阅读

三年后与公共医疗体系接轨 武装部队医疗中心将采用新电子病历系统
三年后与公共医疗体系接轨 武装部队医疗中心将采用新电子病历系统
我国医疗服务扩大采用AI 部分技术最迟明年底到位
我国医疗服务扩大采用AI 部分技术最迟明年底到位

第二项标准为SS720:2025,它可协助整合日益增多的远程临床监测解决方案,例如让病人在家中接受医院治疗的居家病房计划(MIC@Home)。

这套标准规定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让远程临床监测解决方案以标准化方式记录和传输数据。

陈笃生医院首席临床信息长拉温德星医生(Ravinder Singh Sachdev)出席星期五的活动,就两项新标准和与会的医疗科技初创企业进行讨论。

他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医疗保健的护理模式正朝着新方向发展,病人无须住院也能在家中接受护理,包括急症护理。要有效地提供护理,医护人员须收集病人的血压、心律等生命体征与数据。

拉温德星以能测量血压的智能手表为例子,说明病人使用测量仪器的局限。由于数据“锁”在仪器内,加上不同产品有各自的系统设计,医护人员无法自动取得;病人往往须自行记录数据,通过短信等方式传送给医护人员。

随着SS720:2025标准的推出,厂商可按照标准调整产品的功能,让产品能在病人的许可下传送数据给医护人员。其中一个可能做法,是厂商通过远程软件更新,完善产品的功能。

这意味着医护人员和病人在选择远程临床监测解决方案时,能有更大的灵活性。医护人员能收到病人的生命体征与数据,就能及时作出医疗决策并通知病人,比如调高用药量。

拉温德星说:“我们希望开拓远程临床监测这个巨大的市场。病人能通过仪器自动分享信息,医生就可以更好地照顾他们。”

信息专家、软件工程师与医生等在HealthX初创企业日活动上,就两项新推出的新加坡标准,和与会的医疗科技初创企业讨论。(林明顺摄)
信息专家、软件工程师与医生等在HealthX初创企业日活动上,就两项新推出的新加坡标准,和与会的医疗科技初创企业讨论。(林明顺摄)

新标准有助加速医疗科技初创企业发展

新推出的两项标准有助加速医疗科技初创企业的发展。参与新联科技HealthX创新沙盒2.0计划的医疗科技初创企业和创新者,将在接近真实世界的环境中采用两项新标准。

这项沙盒计划于今年5月21日推出,旨在通过更强的数据和云支持系统,协助医疗科技初创企业开发新兴医疗技术,并提供模拟环境,用于测试医疗设备及数码医疗解决方案,与电子病历的整合。

有九家技术供应商获选在HealthX初创企业日活动上,针对9月启动的创意点子公开征集活动的要求,向专家小组展示与讲解它们的创意解决方案。

这个公开征集活动邀请来自新加坡和世界各地的初创企业,就“优化手术器械,以实现更安全、更高效的手术”,“重新构想员工排班和休假协调”,以及“更佳的病人分诊方式”这三个主题,提交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有可能获考虑开发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