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病患每次洗肾得耗费120公升至150公升的自来水,但真正用作治疗用途的水仅约三分之一。黄廷方综合医院通过回收废水,把处理过的水用来灌溉花草,每年可节省约1040万公升的水。

这相等于接近4.5个奥林匹克游泳池的水量,或是56个四房式组屋家庭一整年的用水量。

本地每天约有六人确诊肾衰竭,必须终身洗肾。他们大多以血液透析(俗称洗血)治疗为主,通常每星期到洗肾中心用机器洗肾三次,每次耗时数小时。

自来水必须先通过反渗透系统去除杂质才能用来洗肾,但在净化水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废水。(特约陈福洲摄)
自来水必须先通过反渗透系统去除杂质才能用来洗肾,但在净化水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废水。(特约陈福洲摄)

由于洗肾机只能使用纯水,自来水不能直接用于透析用途,洗肾中心因此会用反渗透(Reverse Osmosis,简称RO)系统,去除水中杂质,把水深度净化。

在净化水的过程中,RO系统会排放大量的废水(RO reject water)。这类水比一般的废水更干净,它不含血液、透析液或生物污染物,只是矿物质和盐分的含量略高。

延伸阅读

清洁与绿化新加坡日 全民携手共建环保未来
清洁与绿化新加坡日 全民携手共建环保未来
裕廊岛试验厂制可持续航空燃料 争取2030年代初实现商业规模
裕廊岛试验厂制可持续航空燃料 争取2030年代初实现商业规模

根据往常的做法,这些没用在洗肾的水,会被当成废水直接排放掉。不过,黄廷方综合医院经过研究后,发现只要适当收集与处理,这类废水是可以用在非饮用用途上的,如灌溉院内的花草树木。

以黄廷方综合医院与裕廊社区医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兼国大医学组织能源与水务工作小组主席黄建川为首的医院团队,通过重新设计流程,将RO系统排放的水,收集至可储存3万公升水量的蓄水槽。之后再经由自动灌溉系统,为院内花草浇水。

黄廷方综合医院团队通过重新设计流程,将反渗透系统排放的废水收集至蓄水槽,再通过自动灌溉系统,为院内花草树木浇水。(特约陈福洲摄)
黄廷方综合医院团队通过重新设计流程,将反渗透系统排放的废水收集至蓄水槽,再通过自动灌溉系统,为院内花草树木浇水。(特约陈福洲摄)

随着洗肾患者人数增加,所要用的水量,料也随之增加。去年,黄廷方综合医院洗肾中心就为住院病人提供超过1万次的洗肾服务。重新利用废水可为环保尽一分力,省水的同时,也减少电力消耗和碳排放量。

院方重新利用废水做灌溉用途的做法,获得公用事业局批准。这项省水方案也获政府赞赏,记载在今年10月上旬公布的绿色公共服务计划报告内。

马桶装智能感应器 每年省水650万公升

除了重新利用废水,隶属国大医学组织的黄廷方综合医院与裕廊社区医院,也积极落实多个省水计划,当中包括为部分公用厕所马桶安装新智能感应器,及在社区医院鼓励住院患者,减少更换毛巾频率。这些计划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黄廷方综合医院与裕廊社区医院设施管理副主任张育銓透露,院方已为216个厕所马桶换上新智能感应器。与传统感应器相比,新型感应器能更精准感测如厕情况,包括识别大小号,自动执行不同量的冲水。

这项计划的成功,为院方每年节省约650万公升的水,相等于36个四房式组屋家庭一整年的用水量。

黄廷方综合医院与裕廊社区医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黄建川(右)强调,在推行任何节约能源计划前,团队都会和利益相关者商讨;左为医院设施管理副主任张育銓。(特约陈福洲摄)
黄廷方综合医院与裕廊社区医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黄建川(右)强调,在推行任何节约能源计划前,团队都会和利益相关者商讨;左为医院设施管理副主任张育銓。(特约陈福洲摄)

鼓励减少更换毛巾的做法,也获得裕廊社区医院病患积极响应。根据试点计划,有六成的住院者能接受为了环保,每三天至五天更换一次毛巾;另有两成的人,能接受每三天更换一次。

根据估算,每洗10公斤重的毛巾,就要耗费至少50公升的水和1.2千瓦时电力。若能减少一半的毛巾使用量,社区医院一年就可省下25万公升用水、6000千瓦时的电量,及减少2460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黄建川强调,在院内推行任何节约能源计划前,团队都会和利益相关者商讨。例如,在鼓励减少更换毛巾频率之前,团队就听取了护士和住院者的意见和反馈。

根据住院者反馈,大家乐见院方提供方便晾晒用过毛巾的架子,也有人能接受为了环保,每星期只更换一次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