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医院任职两个月,61岁男子到医院动手术后深感医疗人员短缺,因此加入义工计划,在急诊部尽一己绵力协助病患。

唐福南(61岁)目前已经半退休,但他偶尔还是会到不同地方打打临工。一次在黄廷方综合医院担任勤务员(porter)时,他对电梯里招募义工的广告留下深刻印象。

去年入院动扁桃体切除术(tonsillectomy)时,唐福南在住院期间体会到医护人员的付出和辛苦,因此决定在康复后报名加入义工团队。

唐福南告诉《联合早报》,报名时可以选择到不同部门服务,但他却对急诊部“情有独钟”,于是接受相关的简单培训,于今年1月起每周到急诊部担任一次义工。

“急诊部人手短缺,我的工作是帮助护士进行分诊,询问前来的公众是看病还是找人。若是紧急情况,例如心脏疼痛,我会立即推出轮椅,并通知护士。若是感冒之类的非紧急情况,我就会请他们排队。”

延伸阅读

公益不为凑时数 陈萱耘以行动延续法律初心
公益不为凑时数 陈萱耘以行动延续法律初心
义工带路看展 重温新加坡多元文化起点
义工带路看展 重温新加坡多元文化起点

他同时还会到处走走看看,观察病患是否需要被子或温水,解答一些简单问题,并请病患耐心等待。

会说福建话和广东话的唐福南,也不时以方言向年长病患或公众解说情况,“这样一来,他们能更自在地表达自己,我也会将他们说的传达给护士”。

唐福南说,他参加过看护者课程,学到的技能让他更容易上手。

“我的不少亲戚岁数都大了,哥哥也比我年长很多,这促使我更早之前就参加看护课程,加上现在学到的运用轮椅的技能等,正好全都派上用场。”

唐福南说,我国医疗领域人手短缺,因此鼓励大家一同站出来担任义工,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人。

“我也在兀兰医疗园担任义工,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让我很满足的体验,希望更多人可以加入义工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