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叔指邻居将行动辅助工具停在单位外甚至充电,八旬母出言劝阻反被邻居呛组屋不是他们的“地盘”,担心若电池出事起火不仅危险,还会阻挡逃生通道。
在义顺22街第259座组屋居住了10年的居民房先生(57岁)向《新明日报》申诉,和隔壁住着四口人的邻居,起初相处和谐,隔年出现噪音问题,关系逐渐变僵。
他指七至八年前,邻居买了一辆行动辅助工具,放置在单位外,挡住走道。“我时不时会看到他们在单位外或甚至‘搭线’在楼梯口充电,我觉得很危险,就通报有关当局。”
约三年前,房先生说86岁的母亲再次看到邻居在单位外充电池,决定拍照作证。他指对方见到母亲拍照,立刻冲过来似要打人。幸好,一名基层领袖及时介入劝架。
“母亲跟邻居说担心发生火患,但对方呛说这是政府组屋,不是我们的地盘。”
房先生指邻居有两辆行动辅助工具和一辆电动脚踏车。其中一辆行动辅助工具相信属于单位内的一名女住户。
邻居之后把辅助工具等移到组屋楼下停泊,但房先生指日前,又再次看到楼梯口停着两辆行动辅助工具和一辆电动脚踏车。“他们已经有半年放在组屋楼下,现在又搬上来,很危险。”
他解释并不是要刁难邻居,而是担忧电池的来源。“由于我母亲经常需一人待在家中,若发生火患,后果不堪设想。”
他说,今年已多次通过OneService应用程序反馈,市镇会也曾在楼梯旁设告示,但每次都在半小时内被人撕掉。
针对情况,有同层居民指出,得知这名邻居会将行动辅助工具放置在楼梯口,但未看过他们在屋外充电。
市镇会:已劝居民勿在走廊充电
义顺市镇理事会受询时指出,得知有居民在走廊充电的情况。
“我们的团队已跟有关居民沟通,并且建议不要在走廊充电。之后,居民也没再这么做。”
市镇会再次提醒,不要在公共区域充电,或储存物品。这可能引起火患危险,造成阻碍。
完整报道,请翻阅2025年11月2日的《新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