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踪各国政府推出的气候适应计划,包括新加坡专家在内的78人专家团已拟出100个评估指标,各国代表将在来临气候大会上决定是否接受这些指标,为未来的气候适应行动铺路。
第30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30)将于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贝伦举行,重点协商包括确立用于衡量全球气候适应进展的指标。
全球适应目标(Global Goal of Adaptation,简称GGA)由非洲谈判小组于2013年提出,《巴黎协定》2015年确立。
作为《巴黎协定》第七条的核心,GGA旨在推动全球气候适应的政治行动和资金支持,为设定具体、可测量的目标和指导方针拟定统一框架,以提升全球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强气候韧性,与全球控温目标相辅相成。
然而,由于缺乏行动框架,相关讨论多年来停滞不前,直到2021年《格拉斯哥—沙姆沙伊赫工作方案》在COP26上通过,才启动GGA的落实工作。
2023年,COP28推出《阿联酋全球气候韧性框架》,提出七大主题目标和四个适应周期,涵盖水资源管理、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基础设施,以及社会韧性等领域,为全球适应行动奠定基础。
最初的指标多达9529个,经过两年的讨论才浓缩至100个。
缩减指标清单的工作由78人专家团负责,专研气候适应多年的黄淑敏博士是其中一员。她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说,专家团先以排除法,在原先9000多个指标中,删除不适用于评估适应行动的指标。
之后,专家团进一步讨论和归纳,尽量确保不同领域的指标没有重叠,并能高效追踪气候适应行动。
黄淑敏说,整个拟议过程相当仓促,但专家团竭尽全力,确保指标尽可能纳入不同考量。
“有更多时间拟议会更理想,正如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有更充裕的时间制定。不过,拟出100个指标奠下了基础,接下来可以进一步优化。”
盼COP30指引后续工作
各国代表10月起针对指标展开讨论。黄淑敏说:“协商气候适应指标不会一帆风顺,但希望各国不要忽视已取得的进展。指标固然不完美,但这只是第一步,希望COP30能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引。”
推动气候适应行动的一大挑战是动员资金。黄淑敏说,推动减排的融资机制相对成熟,或能作为气候适应融资的参考。
她指出,每当讨论GGA和相关指标,如何推动融资落实气候适应措施会再度成为焦点,有关指标能否追踪气候适应资金流动的讨论已在进行中。
谈及这些年不懈推动气候适应行动的动力,黄淑敏说:“我们的生活相当舒适,但全球有不少人真切地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每天不得不在生活上做出调整。他们每天都要面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面对的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她形容推动GGA是人类齐心协力的体现。“人类共享同个地球,以新加坡为例,在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情也会影响我们。我希望人们可以带着团结一致的精神,推动接下来的协商工作,聚集力量抵御气候变化。”
78人专家团唯一新加坡人
拟议100个气候适应指标的78人专家团中,黄淑敏是唯一的新加坡人,也是唯一的东南亚专家。
2024年,黄淑敏获新加坡政府提名参与GGA指标的拟议工作,最终顺利加入专家团。
她说:“我多年来在联合国工作,却从未有机会以类似方式代表新加坡,这次的工作对我来说意义重大。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希望至少能在气候适应方面推动一些进展。”
黄淑敏也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二工作组技术支持新加坡单位的科学主任。这个工作组正在参与制定第七次评估报告周期(AR7)的相关报告,以提供科学、技术、运营和通信方面的支持。
黄淑敏说,AR7更关注气候适应,包括实践和效益,会制定评估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的技术指南,以支持各国使用GGA指标来评估目前的适应措施,指引接下来的适应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