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回收的红包封套、彩带、镜子,到有机材料鹰嘴豆、腰豆、南瓜子,这60种精心挑选的素材,象征着新加坡建国60周年历程。25名来自不同信仰和文化的参与者,跨越年龄层,共同设计并将素材组装成蓝果丽艺术装置,以庆祝SG60,展现了本地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质。
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星期一(11月3日)以主宾身份出席跨信仰屠妖节茶会,并为艺术装置揭幕。这个装置在本地艺术家薇载雅(Vijaya Mohan)指导下完成,由10块蓝果丽(Rangoli)作品共同构成。薇载雅是创作最大幅蓝果丽健力士世界纪录保持者。
颜金勇致辞时说,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是新加坡身份的重要部分,但这来之不易。“在新加坡庆祝建国60周年之际,我们不仅要庆祝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还应思考如何继续培养我们的社会凝聚力和团结精神。当我们加深对彼此信仰、传统和文化的理解,并将我们的多样性视为一种优势而非障碍时,我们就能够取得超越个体总和的成果。”
这场跨信仰屠妖节茶会由印度教基金管理局(Hindu Endowments Board)和印度教咨询委员会联办。人力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迪内希,以及包括10个主要宗教的领袖在内约240名各宗教信仰人士参加了这场年度聚首。
印度教基金管理局主席拉詹·克利斯南(Rajan Krishnan)致辞时指出,宗教和社区领袖在跨信仰对话中扮演关键角色,他们通过开放、尊重和同情心为社会树立榜样。然而,促进跨信仰理解不仅是他们的责任,每个人在学校、职场、社区和网络中都可以展现善意、挑战偏见,共同应对多样性带来的挑战。
他也说,印度教基金管理局以往每年会向新加坡宗教联谊会(Inter-Religious Organisation) 捐赠3万元现金,未来将调整为每年1万元现金和价值2万元的实物捐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