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资源有限,因此从楼房到基础设施都须精心规划,用工程师的思维构建国家、打造社会、解决难题。如今面对能源、空间和更分裂的国际形势的挑战,新加坡同样需要具备高效和富有创造力的工程师帮助国家继续发展,维持国际价值和竞争优势。

公共服务统筹部长兼国防部长陈振声星期一(11月3日)出席新加坡工程师学会59周年晚宴时,向现场逾千名工程师发出以上呼吁。

他说,有国际友人形容新加坡是个“工程国家”,他将这视为褒奖。“我们的资源有限,因此从建筑到基础设施,甚至我们所拥有的社会,一切成功都是精心构造的工程。”

他希望工程师们帮助解决三大挑战,即如何获取和使用清洁能源,以助力科技发展和应用;如何更好地利用海上、空中和地下的空间,打造一个更大的新加坡,让未来的国人也有更多机会、创造更好的生活;如何在日益分裂的世界中找到新加坡的定位,让我国的产业和价值无可忽视。

陈振声指出,新加坡做为小国,在体量和价格上没有竞争优势,但能通过速度和创造力,打造一个联通世界的生态系统。

延伸阅读

幼儿培育署扩大奖学金覆盖范围 还将调高金额
幼儿培育署扩大奖学金覆盖范围 还将调高金额
王乙康:教育是推动社会平等最强力量
王乙康:教育是推动社会平等最强力量

“我们也希望使用我们的工程专长,不但能应对自身面临的挑战,也为世界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成为一个人们愿意来做生意、他们的知识产权可受保护的地方,一个让有着不同理念的人能够在一起工作的可靠环境。”

工程师学会首颁奖学金给六名工程专业学生

陈振声指出,工程业界不必过于担心后继无人。他说,下一代可能不会向先辈一样,因为饥饿或恐惧而投身工程建设,但他们无疑也会希望解决难题、为构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出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下一代工程师,工程师学会从今年起颁发奖学金,首届共有六名学生获得。

新加坡工程师学会从今年起颁发奖学金,嘉奖展现领导力和毅力的工程领域优秀学子。获得者包括吴凡(右)和陈玟璇。(梁麒麟摄)
新加坡工程师学会从今年起颁发奖学金,嘉奖展现领导力和毅力的工程领域优秀学子。获得者包括吴凡(右)和陈玟璇。(梁麒麟摄)

获得奖学金的包括今年进入南洋理工学院攻读机器人与机电工程文凭课程的吴凡(20岁)。

他去年修读电子工程高级国家工艺教育局证书课程期间,曾带队参加新加坡RoboCup比赛,结果以一款可方便年长者活动的机器人赢得了组别第三名。他受访时说:“我们希望可以为年长者越来越多的本地老龄化社会,做一点贡献。”

吴凡希望将来可以继续深造,帮助新加坡建造占地更小的智能高效工厂,将创新落实并走入市场,带来真切的影响。

另一名奖学金得主陈玟璇(21岁)是南洋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二年级学生。她曾在人力部职业安全与卫生部门实习,学习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来改善职场安全流程。

她受访时说,获得奖学金是对她的莫大激励。她希望自己能够鼓励更多女生投入数据分析和工程学等领域。

前公务员首长林祥源获终身工程成就奖

投身公共服务50载的前公务员首长林祥源也是工程师出身,他在晚会上获颁新加坡工程学会的终身工程成就奖。

林祥源自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先后在公共工程局和国防部担任工程师,之后成为建国总理李光耀的首任首席私人秘书,也曾在多个政府部门担任常任秘书,1999年至2005年间担任公务员首长。

林祥源之后曾担任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主席、金融管理局董事,以及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集团总裁和顾问等职务,直到2019年从公共服务退休。他目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任教。

总理公署高级政务部长、全国职工总会副秘书长陈国明获授予新加坡工程师学会荣誉院士。

七个工程项目则获得卓越工程成就奖,包括陆路交通管理局的电力巴士防火测试,以及建屋发展局应对建筑老化、水泥剥落的两项新技术。今年的工程师学会杰出合作伙伴奖,则颁发给了新加坡企业发展局。

工程师学会也在迈入60周年之际,特别推出新的手机应用IES60,为会员和工程业界打造一站式数码平台,提供行业资讯、培训和交流机会等。

此外,学会配合SG60推出纪念册,记录新加坡建国60年来的工程发展里程碑,向工程师们的创造力、韧性与远见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