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本地网络平台上又出现一些用政要“代言”的诈骗广告,不同的是,这些是受验证的谷歌广告,而且宣称是“只给新加坡人”的投资机会。这些广告单在今年10月份,就诱使超过3800人点击,其中近两成最终被转到诈骗网站后开账号,蒙受损失。

利用名人“代言”行骗并不新鲜,早在2019年,骗子便假借时任总统哈莉玛、总理李显龙和国务资政兼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的影像实施投资诈骗,但最近出现的诈骗手法涉及使用谷歌广告,更特别设置成只有新加坡互联网协议地址(IP Address)可浏览,显示投资诈骗的手法不断改变。

总部设在本地的网络安全公司Group-IB和本地网安服务公司安信资讯安全都发现,近来有一个名为“Immediate Era”的骗局,利用受验证的谷歌广告向新加坡人宣传“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并且在广告中利用本地政要的图像,试图以假乱真,引诱人们上钩。

Group-IB于10月21日在公司网站上揭发这个新型骗局。其中,骗子利用总理黄循财和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的照片,诱导人点击进入一个“投资平台”,从而实施诈骗。

Group-IB已就此通知本地有关当局。新加坡警察部队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证实接到报案,并已展开调查。当局未透露接到多少起报案,或者具体损失有多少。

延伸阅读

WhatsApp和脸书聊天室设新招 警戒用户慎防诈骗
WhatsApp和脸书聊天室设新招 警戒用户慎防诈骗
38人涉为YouTrip相关诈骗当钱骡被捕 九人被查
38人涉为YouTrip相关诈骗当钱骡被捕 九人被查

诈骗宣称投资350元 每月就可赚4.5万元

据介绍,骗子是利用在保加利亚等国家的账户于谷歌投放广告,向新加坡人宣传投资机会,并宣称保证有“可观回报”。

为躲避执法机构的追查,骗子设定程序,只有来自新加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在点击链接后才会被转到诈骗网站;其余用户则只会被转到一个“安全页面”。

进入诈骗网站后,用户会看到被窜改过的黄循财和尚穆根影像,并伪装成是本地媒体的新闻报道,宣称只要投资350元,每个月就可赚4万5000元。

网站下方附有表格,让人们留下资料,骗子过后就会联系并诱导他们到一个平台开账户投资,在注册账号时须至少存入250美元(约323新元)。

Group-IB的统一产品运营总监弗拉基米尔·卡卢金(Vladimir Kalugin)告诉《联合早报》,单在今年10月,就有至少3808名新加坡用户点击了这个广告后,被转介到诈骗网站。

“据估计,其中18%(685人)随后被引导至恶意网站并停留在那里。这个欺诈平台每个月在全球有超过2000人访问。”

虽然不知道本地最终多少人被骗破财,但卡卢金指出,用户至少要存入250美元才可以开户,因此保守估计,单在今年10月,本地人至少损失了17万美元(约22万新元)。

卡卢金说:“我们已经针对这类骗局通知了有关当局,相信网页已被屏蔽,但骗子也设立了不同的钓鱼网站,引诱公众上钩。”

骗子刊登的广告中运用针对新加坡人等字眼,让国人放松警惕。(Group-IB提供)
骗子刊登的广告中运用针对新加坡人等字眼,让国人放松警惕。(Group-IB提供)

利用政治人物增加可信度 公众应谨记评估可靠性

卡卢金指出,骗子往往利用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为他们的骗局“背书”,让这些宣传看起来可信、合法。“一般上,最常被人用深伪技术造假的人物是政府首脑,如总统或总理,或者是财政部长。”

安信资讯安全网络的咨询部执行副总裁林明汉受询也说,过去几年来,骗子频繁利用政治人物(通常是高级官员)为涉及投资、募捐和快速致富的骗局提供可信度。

“虽然我们目前在公开平台上看到的这类骗案有所减少,但不意味着它们已消失,反而是可能演变成为更具针对性、更难被发现的形式。”

他举例说,骗子现在转而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或过往行为,定向投放广告给特定群体,以躲避追查。

“骗子也可能在选举、财政预算公布或国家有危机期间,重复使用这种策略。因为在这些敏感时期,更会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诈骗分子就利用这一点来充分发挥影响力。”

林明汉郑重提醒:“政府官员和公众人物不会在未经验证的新闻网站上或通过广告,推荐某种商业产品。因此,公众务必核实信息来源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