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警察部队的K9警犬单位自1955年成立至今,已走过70年历程。从最初仅有五只警犬,发展到如今拥有250多只警犬的规模,它们一直是警员的得力助手,更是罪犯的克星。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机器警犬或许能更精准、高效地协助执法,这是否意味着传统警犬终将被淘汰?
在K9单位服务12年的驻署警长哈菲兹(Hafiz Maideen,32岁)受访时斩钉截铁地说,机器警犬永远无法取代驯犬员与警犬之间的默契和互信。他说,驯犬员与警犬朝夕相处、执行任务建立深厚的情感,而这种紧密的情感联结是机器警犬无法比拟的。
“警犬有情绪,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眼神与我们交流,向我们传递信息。我也相信,我们一同面临险境时,我的警犬伙伴能够保护我。”
哈菲兹受访时,巡逻犬海蒂(Heidi)陪伴在侧。它今年已经7岁,与哈菲兹并肩作战六年。哈菲兹说,多年的实战,使他十分信任海蒂的灵敏嗅觉,也对它的性格和肢体语言了如指掌。每当海蒂的肢体语言出现变化时,哈菲兹都能立马察觉,并判断出它想传递的信息。
“我们有一次执行任务时,海蒂不知嗅到了什么,突然改变肢体语言,进入‘搜索模式’。果不其然,我们跟随着海蒂,在不远处找到一台可疑的手机。”
为庆祝K9成立70年这一里程碑,警察部队星期一(11月3日)在蔡厝港茂布雷路的K9警犬训练基地举行庆祝会,主题为“纪念过去,开创未来”。
警察总监云维德以主宾身份出席庆祝会,并检阅警犬部队方阵。部队方阵由来自K9单位、警察机动部队、辜加警队,以及民防部队的50多名队员及近30只警犬组成。
庆祝会上,警员和警犬展示寻找失踪人员和控制骚乱人群的两项技能。
在寻找失踪人员的演练中,驯犬员先让警犬闻了演员帽子的气味。警犬熟悉气味后立即投入工作,带领警员追踪数公里外的目标,不到10分钟便找到“失踪者”。警方透露,警犬在过往的任务中,最远的搜寻距离达7.3公里。
警察机动部队也与维护公共秩序的巡逻犬联合示范,展示警犬如何协助警察控制骚乱人群。警犬先是通过吠叫,尝试威慑“骚乱者”,让他们停止靠近。若警察数次警告“骚乱者”无果,便会指示警犬采用“抵御模式”(Fend),保护警察并继续向目标施加压力。当“骚乱者”向警方投掷“危险物品”时,警员一声令下,警犬就会上前撕咬,瞬间制服骚乱者。
2009年加入K9单位的高级警曹长詹景翔(37岁),在警队服务期间共与五六只警犬合作。他说:“警犬的心智与小孩子相似,它们也有不听话的时候。驯犬员须更加耐心,用特别的方式与它们沟通并建立默契。”
K9警犬单位副局长陈书铃警监说,警方为K9单位一路来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也会继续坚定不移地守护新加坡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