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最迟在明年底,落实加强我国儿童保护机制的建议措施,包括设立一个新的社会服务协调中心,以更好地协调社会服务、学前教育及社区等领域的儿童保护工作。

主管社会服务整合事务的教育部长李智陞,星期三(11月5日)在国会就梅根案件回复多名议员询问。他重申,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全盘接受梅根案检讨小组对加强我国儿童保护体系所提的建议。

李智陞说,本地儿童保护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家长须担当照顾孩子的主要责任。儿童保护工作者从旁支持家长,唯有在孩童面对安全风险才进行干预,包括制定安全计划,以及在必要时将孩童安置在原生家庭以外的安全地点。

多年来,社会及家庭发展部与伙伴机构致力提升这个体系。五年前,梅根被虐待致死促使各方进一步加强各项程序,但李智陞强调,接下来仍有进步空间。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长马善高5月委任的独立检讨小组,上个月23日公布就梅根案的检讨结果,指出多个机构处理案件时的疏漏和不足。小组提出所有虐童案应主要由儿童保护个案管理机构处理,并应给予它们足够资源等一系列建议。

延伸阅读

李智陞:设立新协调中心 提升监管问责与跨部门协作强化儿童保护
李智陞:设立新协调中心 提升监管问责与跨部门协作强化儿童保护
国会观察:“头文字S” 议员失言部长致歉 儿童保护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国会观察:“头文字S” 议员失言部长致歉 儿童保护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李智陞说,社会及家庭发展部保护处正在联系非儿童保护个案管理机构的社服机构,了解它们接触的疑似虐童案,以便转交保护处处理。此外,当局也将成立一个新的社会服务协调中心,有关人员将在科技的辅助下,整合与跟进有关虐童案的多方信息。

“这将协助我们更好地侦测案例、厘清案件的头绪,更好地将来自社服、教育、社区等不同领域的信息连接起来。”

政府将给予社服工作者更完善的支持,包括成立保护人员关怀基金,持续提升他们的能力及照顾他们的福祉。详情明年公布。

最迟明年首季设立个案分级评估小组

对于检讨小组建议设立上诉机制,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最迟明年首季设立个案分级评估小组,在不同机构就案件管理和风险程度出现意见分歧时,决定应由哪个机构处理有关案例。

此外,考虑到幼儿培育署人员不是儿童保护专家,检讨小组建议检讨是否要让幼培署对学前中心上报的疑似虐童案进行评估分类。李智陞说,到明年初,学前中心会直接向全国防暴及性骚扰热线(NAVH)举报这类案例。

检讨报告也提出须纠正人们对失踪儿童须由家人报案的错误观念。李智陞说,自2020年起,当局对通报失踪孩童制定程序,相关领域人员如今都很清楚这一点,当局会继续进行公众宣导。

另一方面,在过去,社服机构处理的案例中,若有儿童不幸死亡,检讨工作通常是当局与机构之间的双向沟通。李智陞强调,此后,这类案例都会独立检讨,当局会定期向社服领域传递从这类事件汲取的经验与教训。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曾在4月8日就梅根案发文告,说明从过去10年的虐童案所汲取的经验。4月11日,当局宣布进一步检讨所有相关单位对此案的处理,包括审核4月8日之后获得的更多信息。

裕廊东—武吉巴督集选区议员许德财星期三在补充询问时指出,最初的媒体报道给人的印象是,前线机构彼岸社会服务似乎应对梅根案承担较大责任,他询问应如何讲解这类信息,让各方明白保护儿童是集体责任。

李智陞回答时强调,政府的主旨是对案件实情进行反思及弥补相关疏漏,不是要指责任何一方。“与此同时,公众要求适当问责,这正是独立检讨报告的内容。我们都看过报告,知道了事件原委。若有任何一方产生了被指责的误解,我们已向有关机构道歉,包括彼岸社会服务。”

考虑到此案引起各界关注,国会领袖英兰妮罕见地动议延长口头询问时间,让议员有充分时间提问,获国会议长谢健平批准。共20名议员发问,问答历时近1小时20分钟。

国会星期四(6日)继续开会,对于政府计划把欧思礼路38号列为国家古迹,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代部长梁振伟会发表部长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