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政府最终决定把欧思礼路38号列为国家古迹,将对后续处置方式保持开放态度,但会致力寻求能凝聚国人、而非分化社会的保留方案。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代部长梁振伟星期四(11月6日)在国会发表部长声明时强调,能够反映二战后新加坡争取自治和独立历程的古迹在全国为数不多,欧思礼路38号正是其一,政府必须妥善保存这段历史。
他也重申,欧思礼路38号的保留方案尚未确定,各种做法都有可能,目前讨论具体细节为时过早。
国家文物局和新加坡土地管理局星期一(3日)宣布,计划将建国总理李光耀故居所在的欧思礼路38号列为国家古迹,并已向屋主和住户发出意向通知书。屋主——李光耀次子李显扬,可在两个星期的期限内提出上诉,截止日期为11月17日。
提出保留建议的古迹与遗址保存咨询委员会,在提呈给梁振伟的报告中指出,这栋老宅见证了1950年代多个关键时刻。
例如,建国领导人当年就是在这栋房子里,共同商议和确立新加坡的愿景、建国计划与核心价值观,促成人民行动党的成立,并在1959年的立法议会选举中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建立首个完全自治的政府。
梁振伟以华语说道:“政府保护的并非任何一座建筑,政府保护的是见证我们独立之路重要篇章的地点。我们纪念的并非只是一位领袖。我们纪念的是建国一代争取独立自主的奋斗历程。这是其他地方或纪念馆无法取代的。”
他还指出,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会保留与它们独立建国历史有关的场所,供公众教育和历史鉴赏。他并引述《联合早报》星期三(5日)刊登的社论说,政府是从符合国家利益的角度决策,超越政治、家族和个人层面;保留这处遗址,可确保建国历史能够代代相传。
共有12名朝野议员就部长声明提问。其中,武吉班让区议员连荣华和工人党非选区议员蒋佩姗询问,欧思礼路38号与耗资3亿多元打造的建国先贤纪念园,在历史、文化与教育意义上有何差异。
梁振伟回应说,两者性质不同,建国先贤纪念园是全新打造的纪念场所,它“既不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也不是人们曾聚集的地方,更不是他们奋斗的地方,因此不具备那份真实感”。
至于欧思礼路38号,则是我国少数“人、事、地”三者交汇的珍贵历史地点。
“这个地点独一无二……若保留计划得以落实,它将与建国先贤纪念园相辅相成,让新加坡人更全面地理解身为新加坡人的意义,深化国家认同,并携手向前迈进。”
保留和征用李光耀故居 避免买家出于私人目的购地
他也说,保留并征用欧思礼路38号意味着这个地段不得重新发展为住宅或商业用途,也能避免有人出于私人目的,企图购得李光耀故居的地址。
针对工人党议员严燕松(阿裕尼集选区)询问征用金额是否会公开的问题,梁振伟说,当局将依据《土地征用法令》的既定程序进行独立估值,而如果法令有相关披露要求,当局将依法进行。
2015年,李光耀长子、国务资政李显龙,将父亲留给他的欧思礼路38号,以市价转让给李显扬,条件是两人再分别将这个数额的50%捐作慈善。除此之外,李显龙还另外捐出相当于屋价一半的数额。李显龙早前曾提出以1元的价格将房子转让给妹妹李玮玲,但后者没接受。
房地产分析师估计,欧思礼路38号地段估值或高达5000万元。
梁振伟发表部长声明时,李资政并不在场。国会已经休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