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若确定将欧思礼路38号列为国家古迹,不论采取何种保留方案,都绝不会展示、拍摄、重建或复制李光耀故居的内部原貌,以尊重建国总理的遗愿。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代部长梁振伟星期四(11月6日)在国会上,针对政府有意保留李光耀故居原址发表部长声明,重申政府会尊重李光耀和夫人柯玉芝保护隐私的心愿,清除他们和家人在房子里的所有私人生活痕迹。
他指出,保留地段并不意味着政府必须原样保存现有建筑和结构。若获准进入原址,当局将评估这些建筑和结构的实际状况,权衡保留或拆除的利弊。
梁振伟强调,无论采取何种保留方案,政府都不会展示、拍摄、重建或复制李光耀故居的内部原貌。
议员洪维能(西海岸—裕廊西集选区)提问,李光耀故居的地下层饭厅,是否属于私人生活空间。李光耀当年曾与其他建国先贤如吴庆瑞、杜进才、拉惹勒南和贝恩(K.M. Byrne),定期在饭厅秘密开会,讨论成立政党参加立法议会选举,被视为新加坡摆脱殖民、迈向独立的重要历史进程。
梁振伟答复说,房子内有些空间在李光耀逝世前,已通过不同方式被广泛记录,其中包括地下层饭厅,因此这些空间的“私密性相对较低”。
至于卧室等其他空间则与重大历史事件无关,这些私人区域将重新布置,例如移除家具、固定装置或任何遗留物品;在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完整的情况下,当局也可能拆除这些空间。
梁振伟说,这类处理方式并非特例。世界各地的历史遗址在保留过程中,通常都会经过一定程度的改造,以便再利用,也确保遗址在当代及未来仍具公共价值与教育意义。
由时任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领导的部长级委员会,曾于2018年总结出三个可供未来政府考虑的李光耀故居处置选项,包括保留故居、只保留具历史价值的地下层饭厅,或完全拆除故居并重新发展地段。
林志蔚(盛港集选区)询问,政府会否考虑拆除李光耀故居的主要建筑,并在建国先贤纪念园内重建。他认为这可在保留历史元素与尊重个人意愿之间取得平衡。
梁振伟对此重申,政府尚未决定是否保留欧思礼路38号地段,当局人员也未有机会进入原址,评估建筑和结构的状况。他说,任何方案都有可能,但现在下结论还言之过早。
若保留欧思礼路38号 当局将与公众和专家商讨未来发展方向
梁振伟答复任梓铭(马西岭—油池集选区)的提问时也说,若政府最终决定保留原址,当局将与利益相关群体沟通,共同探讨未来发展方向,让这个地点成为国民教育场所。他说,这是政府保留国家古迹的一贯做法。
沟通对象可能包括历史文化爱好者、教育工作者,以及不同年龄层的公众。当局也会征询国家文物局古迹与遗址保存咨询委员会的意见,确保处置建筑与结构的方式,符合地段的历史价值和国家意义。
当局还将就地段的用途与设计,向周边居民征求意见,并全面评估人流、停车与交通等对社区的影响,尽量减少对居民的不便。
《联合早报》日前报道,有居民指出,欧思礼路为双向各一条车道,停车位不多,担心若欧思礼路38号未来发展为历史遗产公园等用途,导览巴士出入可能影响居民生活。
终有一天,经历过独立奋斗的一代将不复在,但我们选择保存的遗址,将替他们继续述说历史。它们提醒我们,这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主权国家,如何一步步走来。保留欧思礼路38号,不是为了纪念某一位领导人,而是为了守护这块土地,让未来世代能走进这片土地,了解我们走过的路,认识我们的身份,明白我们曾共同跨越的艰难……唯有如此,新加坡精神才能延续,并在每一代人心中愈发坚定。——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代部长梁振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