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将可预约参观新设的社区展览,了解我国社区建设的历程,一览基层领袖和义工的故事。

同是人民协会副主席的律政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星期六(11月8日)为“我们的社区展览” (Our Community Gallery)主持推介。展览将从明年1月起开放给公众参观,访客须提前预约。

这个免费展览设在人协属下位于南波那维斯达路的国家社区领袖学院(National Community Leadership Institute),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展现新加坡60年来的社区建设历程。

展览分为四个主题展区,包括建国初期的动荡时代,通过影像和沉浸式环境,让人们认识新加坡1964年发生的种族暴动。(李冠卫摄)
展览分为四个主题展区,包括建国初期的动荡时代,通过影像和沉浸式环境,让人们认识新加坡1964年发生的种族暴动。(李冠卫摄)

展览分四主题 访客可参与游戏和互动体验

展览分为四个主题展区,包括建国初期的动荡时代、凝聚之路、同舟共济和规划未来。访客可参与游戏和互动体验,了解种族暴动等事件,并在“规划未来”的展区,反思他们能为社区扮演的角色,并记录个人誓言。

配合展馆,人协也推出《从个人到社群:我们的社区》纪念书,介绍人协职员、基层领袖和义工,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志愿服务精神。今年是人协成立65周年。

延伸阅读

20大型艺术装置邻里展现 组屋区“是个好地方”
20大型艺术装置邻里展现 组屋区“是个好地方”
建设“我们为先”社会 人协明年推新计划培训1000社区协调员
建设“我们为先”社会 人协明年推新计划培训1000社区协调员
“我们的社区展览”增添互动元素,访客能点击屏幕,听基层领袖和义工分享经验。(李冠卫摄)
“我们的社区展览”增添互动元素,访客能点击屏幕,听基层领袖和义工分享经验。(李冠卫摄)

人协指出, 展览旨在加深公众了解社区建设需要全民贡献,以及塑造新加坡的价值观;让基层组织以外的更多民众认识社区建设,并鼓励他们共同参与,维护新加坡社会结构,打造“我们为先”的社会。

唐振辉:可借鉴上一代人经验与智慧 启发未来行动

唐振辉致辞时说,展览回顾历史并肯定前辈对社区建设的贡献,让这一代人借鉴经验,启发他们为未来行动。他说:“我们能走到今天,是靠上一代人的智慧、远见、决心和牺牲,在庆祝SG60之际,我们也应借这个机会更新承诺,反思建国元勋和先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又能为下一代做些什么?”

陈惜生(81岁)是其中一名被唐振辉点名感谢的前辈,他曾是人协首批组织秘书,类似于今日的选区办事处理事长。他当年管理民众俱乐部,为居民主办活动,后来加入新加坡武装部队,成为首批军官。

他受访时说,种族暴乱发生后,联络所也成立委员会,由不同种族代表参与,着重举办节庆等交流活动,希望促进各族群的认识。“不了解就会导致误会,我们不能把现在的社会和谐,以及舒适的生活当成理所当然,要珍惜所拥有的。”

陈惜生(中)与谢曼祺(左)在1960年代加入人协,是首批组织秘书,两人当年一起在国家社区领袖学院受训。人协副主席、律政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右)参观展览时,与他们交谈。(李冠卫摄)
陈惜生(中)与谢曼祺(左)在1960年代加入人协,是首批组织秘书,两人当年一起在国家社区领袖学院受训。人协副主席、律政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右)参观展览时,与他们交谈。(李冠卫摄)

谢曼祺(85岁)在1960年代加入人协,为社区贡献超过30载,直到2000年退休。他与陈惜生当年一起在社区领袖学院受训,两人对于受邀出席展览推介活动,感到荣幸。

学生黄嘉瑜(17岁)是人协青年领袖,为展览的其中一个互动屏幕“亮相”,介绍志愿工作经验。她中学时开始寻找当义工的机会,希望为社区尽一分绵力。

有兴趣观展的公众可上网站https://go.gov.sg/ocg了解,预约时段。参观时长为一小时。

展览开放时间是星期一、三、五和六,上午9时至下午4时。星期六上午10时和中午12时也有导览服务。公共假日和前夕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