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翻修的实乞纳水道里将进行一项试验,在不影响水道排洪功能情况下,于水道壁铺设生态砖,仿照自然海洋栖息地,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空间。
年底的东北季风期即将来临,为了提升公众的防洪意识,公用事业局、实乞纳社区紧急应策与参与委员会、Eastwood Ria居民联系网,以及实乞纳民众俱乐部星期六(11月8日)联合举办社区防洪工作坊。
公用局发布文告,透露实乞纳水道(Siglap Canal)的翻修工程进度。公用局正拓宽和加深部分水道,工程预计最迟2027年11月竣工。在那之后,这条通向大海的水道可应付多六成的降雨量,增强防洪能力。
公用局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海洋生态实验室合作,在水道壁上铺设“生态多样性砖块”(biodiversity tiles)。这一仿照自然海洋栖息地试验将在2028年启动,当局将观察生态砖对水道生物多样性的成效。
根据媒体早前报道,这类由国大研发的混凝土砖可以安装在海堤上,砖块由26个不同尺寸的楔形岩石池组成,目的是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空间,促进它们在砖块上定居和繁殖。
这些生态砖可以支持约20至25个物种,包括藻类、双壳类动物、大量海螺,以及一些甲壳类动物。传统的花岗岩海堤大约只能支持10种。
社区防洪工作坊 让居民提升意识应对淹水
在星期六举办的社区防洪工作坊上,参与者了解在水患发生前后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他们也学习使用便携式防洪屏障、充气防洪袋等装置。
参与者还根据防洪的不同阶段,包括如何预防、应对和复原进行讨论,分享看法和建议。这些意见会整合入实乞纳社区紧急应策与参与委员会的应急手册,为其他社区提供参考。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次长吴函燕,和人力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迪内希也出席了活动。迪内希也是东南区市长及东海岸集选区议员。
吴函燕说,公用局2025财年耗资约1亿5000万元,展开排水系统改善工程,以减少住家附近发生水灾。实乞纳水道改善工程会在2027年底完成,希望能够降低该区发生淹水的风险。
她指出,意外随时可能发生,我们需要以一个社区整体做好准备,共同做好防范措施,因此大家齐聚工作坊,学习防洪知识,为社区做准备。
参与工作坊的居民洪美珍(50岁,会计师)说,看到邻国如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频频发生严重水灾,自然就意识到防患未然的重要。她通过工作坊了解到淹水带来的风险、过去的淹水情况,以及新加坡的防洪措施等,也学习到预防洪水的重要性。她会把掌握的资讯告诉家人和邻居们,尤其是那些独居的年长者,让他们有防范意识。
好些基层领袖也到来参加这个工作坊,来自Eastwood Ria居民联系网的王莉莉(64岁,文员)指出,她就住在勿洛水道附近,因此会特别关注防洪课题。她说,自己必须掌握防洪技能,避免事情发生了才来手忙脚乱。
她通过工作坊首次认识到便携式防洪屏障,如果真的发生淹水,可以用来防止洪水涌入。活动也启发她思考成立一个小组,负责在需要时搬运和设置防洪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