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是消费狂潮,包裹递送量持续增加,尤其在双十一的网购尖峰,需求更是激增。为应对庞大的需求,物流公司加速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帮忙,同时在资源部署上进行调整。
物流公司极兔速递(J&T Express)市场销售总监刘家杰说,网购包裹量持续增多,11月1日至10日的数量同比增长10.21%;10月1日至10日,包裹量同比增长24.9%。
他说,为了应付不断扩大的业务,极兔速递在本地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仓库、分拣中心和末端配送枢纽,并辅以自动化、路线优化和实时追踪等创新技术。此外,公司也在各个环节使用人工智能,例如用人工智能系统自动扫描小件包裹的重量、体积和地址,再按地点、时间和密度分组,确保车辆装载更满、路线更高效,提升整体配送效率。
在双十一来临前,物流公司更需进行额外部署,包括培训司机、分拣员和仓储人员等,并确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它们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预测需求,提前做好尖峰期的人员调配,包括增聘约30%的临时工。
新加坡邮政(SingPost)则借助自动化技术和数据分析提升效率,并提供数码追踪工具,让消费者随时了解包裹递送状态。
不过,在双十一到来的两天前,新邮政在社交平台发文说,预料接下来包裹量会更庞大,递送时间可能延长。
新邮政告诉《联合早报》,预料这段期间,国内和国际网络的包裹量会比平时激增40%至50%,这个高峰期会持续到12月。
为此,新邮政提升主要分拣设施的运作能力,投入额外资源支援。人力策略也须配合,包括聘请临时工、分拣中心全天候轮班,并且同伙伴协作首末程配送。
直播购物更受欢迎 人工智能助力电商平台
电商平台虾皮(Shopee)发言人受访时说,双十一是最受期待的购物时节之一,很多消费者都等待这个优惠多的机会购买一些大件和考虑许久的商品,例如家用电器和科技产品。
直播则是向消费者介绍好康的渠道。虾皮直播(Shopee Live)和虾皮视频(Shopee Video)就以互动、有趣的购物体验吸引消费者,还邀请本地艺人参与独家产品的首发直播。
发言人说,虾皮直播过去一年的销售额增长超过80%,虾皮视频过去六个月的销售额增长超过八倍,这显示以注重内容为导向的购物逐渐成为重要的购物体验。
消费者林文芳(36岁,教师)刚搬了家,趁双十一在电商平台的直播购买了家用电器,包括吹风机、电饭煲和吸尘机等。
她说,直播购物不仅能看到产品的介绍和使用方法,还可以向主播提问,有利于更快做出购买决定。“看着卖家现场演示,了解产品的功能,再结合互动问答,比自己浏览商品更有参考价值。”
电商平台也借助人工智能提升服务。Lazada综合运营负责人冯慧娟指出,线上购物方式正在变化,消费者如今更愿意花时间比较功能和价格、阅读反馈评价后才下单,尤其是对家电、美妆和日常用品。
“近年来,我们看到消费者倾向选择高品质商品和值得信赖的品牌,而不是冲动消费。在9月9日促销活动中,平均订单金额增长30%,显示消费者更愿意花钱买他们有信心的产品。”
为了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Lazada推出五大智能助手;例如AI Lazzie,帮助消费者发现和比较商品,其他助手则加速退款服务、提供配送动态信息,以及优化商品描述、图片和翻译等。
商场也设法吸引人潮
网购潮咄咄逼人,商场也设法吸引人潮。
凯德投资(CapitaLand Investment)发言人说,可持续发展品牌和沉浸式零售体验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因此,公司通过办主题活动以及同业者的战略合作,拉动商场的买气。
数码支付在本地日益普及化,电子代金券和电子钱包使用率也日益普遍,这些都为线上线下购物提供了方便。凯德投资因此将CapitaStar会员奖励计划升级,并通过CapitaStar应用,将实体体验与数码化紧密连接。
旗下商场也着手推出“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