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石燃料和土地使用的碳排放量连续四年上升后,今年很可能首次下降,料达422亿公吨,相当于种植5410亿棵树才能抵消。

不过,全球在抑制暖化方面的努力还是无法力挽狂澜,现有的环境政策力度仍不足,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中位数为2.6摄氏度。

根据非营利研究组织“气候行动追踪”(Climate Action Tracker)在巴西贝伦时间星期三(11月12日)晚上发布的最新全球暖化预测分析结果,过去10年,全球仅把本世纪末的升温幅度压低1摄氏度。

分析显示,即使全球到了2030年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一半,全球升温高峰仍会比工业前水平高1.6摄氏度。

气候行动追踪指出,尽管可再生能源和电动车越发普及,清洁制造业产能的投资也正迅速增长,但许多政府却未做出更有力的气候承诺。

延伸阅读

COP30料5.6万人赴会规模历来第二 美国首次缺席引关注
COP30料5.6万人赴会规模历来第二 美国首次缺席引关注
2050年全球降温需求增至三倍多 碳排放恐倍增
2050年全球降温需求增至三倍多 碳排放恐倍增

国家自定贡献整体力度不足 美国拖累全球气候行动进程

国家自定贡献须每五年更新一次,2035年国家自定贡献原本的期限是今年2月。然而,截至11月11日,仅110个国家更新承诺。新加坡已于2月提呈新目标

据气候行动追踪综合分析,各国提呈的新目标仍不足以大幅改变全球暖化的轨迹,因为即使少部分国家设下更具雄心的气候目标,这些努力仍被他国迟交的目标、不够魄力的目标,甚至是调低目标的政策所抵消。

美国、中国和欧盟的排放量占全球约45%。气候行动追踪指出,中国和欧盟的新目标不会显著拉低各国的碳排放量,美国则正在撤回许多环境政策,拖累全球气候行动进程。

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1月20日重返白宫就任总统当天,就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再次退出《巴黎协定》,明年1月27日生效。这是美国第二次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核心协定。

特朗普不仅缺席COP30,也没派政府代表参会。这是美国这个世界最大排放国首次没有安排政府代表赴会

气候行动追踪说:“特朗普政府不仅逆转过去10年的气候行动进展,也打击过去20年的科学与外交工作。”

今年碳排放料同比减少 达422亿公吨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领导的研究团同一天也发布《2025年全球碳预算报告》,估算从化石燃料和土地使用合计的碳排放。

研究团预测今年全球碳排放达422亿公吨,比去年的424亿公吨,少0.5%。过去10年的碳排放量年均增加0.3%,增速低于上一个10年的年均1.9%。

尽管如此,目前的排放量仍比1990年的284亿公吨多49%。预计到2030年代初,全球气温升幅将超出人类设定的1.5摄氏度控制目标

气温持续升高,预计到了2050年,全球对降温的需求将增加至原来的三倍多。(陈渊庄摄)
气温持续升高,预计到了2050年,全球对降温的需求将增加至原来的三倍多。(陈渊庄摄)

南洋理工大学气候变化与环境健康中心主任严鸿霖教授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1.5摄氏度被认为是气候风险急剧上升的临界点,一旦超过,可能造成冰盖消融,导致长期的海平面上升。

他说,即使全球气温之后下降,这些气候影响在数百年甚至数千年都可能是无法逆转的。“避免升温幅度过大,或让升温维持在1.5摄氏度太长时间,是降低气候风险的关键。”

严鸿霖指出,有些脱碳策略能带来协同效益,例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遏制森林砍伐,除了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也能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