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越来越多新加坡人到海外旅行,各类型房屋住户的出国人数都上升,其中以居住在一房式和二房式组屋的涨幅最大。
新加坡统计局在最新一期的电子简报中,发表一篇有关新加坡公民海外旅行趋势的文章,文章采用的数据来自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资料。
根据文章,截至2025年6月底的12个月里,有81%的新加坡公民至少有一次过夜的海外行程,比2015年的73.8%来得高。
这当中,一房式和二房式组屋住户的占比,从2015年的49.7%,增至2025年的60.9%,增幅超过11个百分点,是各类房型中最高的。四房式组屋住户则以8.3个百分点的增幅位居第二。
那些有海外过夜行程的公民,他们的行程次数中位数,从2015年的三次,增至2025年的四次。也就是说,会出国旅行的人,比10年前更常出国。
另外,同期间,有过六次或以上过夜行程的公民比率增幅最大,从2015年的22.8%上升到2025年的33.5%。
当日往返的国人也有所增加,2025年有51.8%有过至少一次当日往返出行,高于2015年的45%。
学者:一二房式组屋住户出国比率上升 反映低收入住户财务状况改善
针对一二房式组屋住户出国比率显著上升,学者认为,这反映了低收入住户的财务状况有所改善。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社会研究室兼任首席研究员陈恩赐博士受访时指出,这类住户的出行能力可能得益于实际收入增长,以及政府的社会政策,如定心与援助配套(Assurance Package)。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活负担,为旅行创造额外的经济空间。
陈恩赐说,在选择目的地和旅行方式时,这个群体通常会优先考虑邻近且开销较低的地方,例如马来西亚或印度尼西亚巴淡岛;旅行天数也较短,频率可能是一年一次。
他补充,冠病疫情期间长期不能出国,累积了不少被压抑的旅行需求。随着边境开放,这类住户也把握机会出国,补回过去的遗憾。
居民家庭旅行花费减少
尽管有更多新加坡人到海外旅行,统计局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本地居民家庭每月平均海外旅行支出,从2017/18年的339元,降至2023年的297元。
这项数据来自统计局每五年进行一次的住户开支调查。根据文章,2023年的调查涵盖2022年和2023年的旅行支出,包括机票、交通、住宿、套票、保险和餐饮等消费。
文章指出,这组家庭层面的支出下降,很可能与冠病疫情影响有关,因为许多热门目的地直到2022年或2023年初才完全解除入境限制,导致较少家庭在这一时期产生海外旅行支出。
在不同目的地中,东南亚以外的亚洲地区,仍是本地居民家庭旅游开支最高的旅游区域之一。尽管有关开支从2017/18年的144元,下降至2023年的110元,仍高于其他区域。接着是东南亚(79元)和欧洲(59元)。
根据文章分析,低收入家庭的旅行开支,绝大部分集中在亚洲。
收入最低20%的居民家庭,主要是到亚洲旅游;23.5%到东南亚,8.1%到东南亚以外的亚洲地区,远高于到欧洲、美洲或大洋洲等长途目的地的比率。这说明对预算较紧的家庭而言,邻近国家仍是最可负担,也是最常选择的旅游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