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立国理念源自一套理想和对未来的希望,许多移居新加坡的外国人,正是被这些理念所吸引,而并非只是为了谋利。总理公署高级顾问、淡马锡主席张志贤认为,这些理想仍然值得国人坚守并发扬。
已卸下政治职务的张志贤星期五(11月14日)在第二届比莱讲座系列(JY Pillay Distinguished Speaker Series)上,以我国如何在当今动荡的世界中,系统地建立韧性为题,发表演讲。这场讲座由新加坡社科大学主办。
在与300多名与会者展开的问答环节中,有人询问张志贤从政坛引退后,有哪些关于新加坡的议题是让他晚上睡不着的。
引退后平均比以前多睡一小时
他回答时笑说,现在平均比以前多睡一个小时。
回归正题时,张志贤指出,我国立国理念源自一套理想和对未来的希望,想到新加坡生活的人,并非只是为了“占我国的便宜”,而是被我国的理念所激励。
“他们的家乡可能缺乏这些理念,使他们无法实现自我抱负。当他们来到这里时,并非只是为了占我们的便宜,更是因为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在一个拥有这些理念的社会中生活。”
张志贤认为,我国应坚守并发扬这些理念,并找到共同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
他强调,许多国家的社会核心已经开始瓦解,我国不应陷入影响其他国家的弊病。“身为新加坡人,我们应该意识到携手并进至关重要,保持社会核心的强大,才能带来最大的福祉。”
很多国家都在处理人口问题上面对挑战,我国也因人口问题感到压力。张志贤指出,我国一直是移民社会,这也是我国的优势。
“我们可以欢迎和接纳那些关心我们发展,并愿意一同建设新加坡的人……我们绝不能让自己屈服于本土保护主义(nativism)和那些企图分裂社会的人。”
阐述我国通过系统性方法 建立韧性指导原则
张志贤在演讲中,阐述我国通过系统性方法建立韧性的四项指导原则:通过全面防卫汇聚自身优势,放大我国的长处并缩小短处;利用创新把挑战转化为机遇,例如在水资源和清洁能源等领域;打破政府、企业和社区之间的壁垒,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协同合作,共同创造解决方案,包括构建社会凝聚力、应对有害信息等;以及在学习他国经验时,结合我国独特之处进行创新,开发出适合的解决方案。
对于如何确保我国打造的体系能与时俱进,张志贤答复说,他是系统工程师出身,每个系统内都设有反馈循环机制,才能不断进行调整和适应,我国也同样努力听取和采纳反馈。
他说:“作为系统工程师,我们投入大量时间设计反馈循环,以确保系统稳定,并能对反馈做出恰当的回应,来避免系统失控。如果反馈循环设计不当,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振荡,并完全失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