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茂桥熟食中心附近一个有地私宅区发生停车纠纷。一名七旬妇人在住家外在邻居倒车时被撞倒受伤,六旬男邻居被指撞倒人后没给予协助,警方接获通报后正在调查。

这起纠纷发生在星期三(11月12日)下午2时30分左右,地点是宏茂桥惹兰清庵(Jalan Chengam)。

网上流传的视频显示,在一所有地住房外有个老妇人,一名男子走向停在屋前的轿车准备开走。当车子往前开后,老妇人立刻走到车的后方,试图移动一个垃圾桶。不料,这时轿车突然倒退,将她撞倒在地。

尽管老妇人跌倒的画面被大门遮挡了,但可听见她的呼喊声。男子随后下车,口中虽然说着“对不起”,但并未扶起老邻居,也没有上前查看情况,而是走出电眼的拍摄范围。不久,他又回来锁车,然后离开。

老妇与开车男子 两家对面而居

《联合早报》记者星期五(14日)走访事发地点,了解到老妇人与开车男子两家是对面而居,今年4月以来多次因停车问题而发生纠纷。

延伸阅读

过马路遭撞 六旬叔送院不治
过马路遭撞 六旬叔送院不治
遭迷你校巴撞倒 84岁翁伤重不治
遭迷你校巴撞倒 84岁翁伤重不治

老妇的儿子何国雄(53岁,室内设计总监)受访时说,4月的某一天,这名男邻居的妻子把车停到自家门口,两人因此发生口角。何国雄一气之下把自己的车也停到邻居的大门外,两家因此结下梁子。

他说,之后几乎每隔一两个月,这个邻居就会把车停在他家门外,有时一停就是几天。虽然他多次通报陆路交通管理局,但始终未能解决问题。

上个星期五(7日),情况进一步恶化。何国雄声称,他和男邻居争论时,对方动手攻击他的左肩和左腿,而他没有还手。

涉事的另一家不愿透露姓氏。这户主人的母亲受访时驳斥何家的说法。她说,当天有一辆罗厘停在她家门口,家里的车没地方停放才把停到何家门口。这家的女佣也在一旁说,她看见何国雄先攻击男雇主,导致他眼部受伤。

何国雄说,星期三(12日)早上,他看到邻居又把车停在他家门外,于是又召来陆交局的执法人员。下午,邻居来挪车时,不料发生视频中所见的那一幕。

他说,母亲被撞倒后头部轻微出血,身上也有一处骨折,虽然隔天已出院,但还需观察。

他说,母亲当时想把垃圾桶挪开以方便邻居把车开走,但对方故意倒车把母亲撞倒,事发后没有下车查看,而是直接走开。

男邻居的妈妈却说,当时垃圾桶的位置根本不会被车撞上,何家母亲是故意上前“碰瓷”,而且儿子立刻下车查看老妇的情况。

她还说,何国雄一家今年2月才搬来,而她家已经住了近40年,与邻里之间相处融洽。

“我们邻里之间都是随便停车的,有时候还会主动问我们需不需要借用他们家的停车位,我们只有实在没有车位时才会停在他们家!”

新加坡警察部队受询时证实,11月12日接获通报上述地点发生涉及轿车和行人的车祸。一名77岁的妇人受伤,一名61岁的男驾驶正在协助调查。

新加坡民防部队说,在当天下午2时35分左右接获求助电话后,将一名老妇人送往兀兰医疗园治疗。

有地住宅区怎样停车才不犯法?

何国雄与邻居的矛盾,源于双方对有地住宅停车位所有权的理解不同。邻居认为,私宅外的道路属于公共区域,任何人都可以在道路两边停车。何国雄则认为,家门外的一片区域是属于他住宅的停车位,邻居无权把车停在他家外面。

一般来说,只要道路旁没有划上车辆停放限制线,以及路中央是白色虚线,并且在不会造成阻塞或对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危险的情况下,驾驶员是可以在这些道路旁停车。(林明顺摄)
一般来说,只要道路旁没有划上车辆停放限制线,以及路中央是白色虚线,并且在不会造成阻塞或对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危险的情况下,驾驶员是可以在这些道路旁停车。(林明顺摄)

针对这个问题,赢必胜法律事务所的黄国彦律师受访时说,虽然是有地住宅区,但屋外的道路还是属于公路,并由陆路交通管理局负责,因此得遵守当局的条例停车。

一般来说,只要道路旁没有划上车辆停放限制线,以及路中央是白色虚线,并且在不会造成阻塞或对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危险的情况下,驾驶员是可以在这些道路旁停车。

一些道路则在任何时间都不准停车或等候,除了让乘客立即上下车。根据当局OneMotoring网站,这些道路划上的限制线包括:路旁双黄线、路中央单白线、路中央双白线和路旁锯齿形单黄线。

若是路旁单黄线,车辆不准在早上7时至傍晚7时之间停放,但是星期天和公共假日除外。至于路旁锯齿形双黄线,则任何时间都不准停放车辆或等候。

此外,在一些私人住宅区,也会设置巴士站。根据条例,驾驶员在巴士站九米范围内停车是违法的。驾驶员也不能在距离路口六米范围内,以及在消防栓三米范围内停车。

若触法,违规者将依据车辆类型和违规性质,面对罚款或记分或两者兼施。初犯可被罚款最高300元,重犯则面临更高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