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今年须为公约的核心预算投入3710万元(欧元,下同,约5606万新元),但截至10月中旬,公约秘书处只收到约七成款项。
身为缔约国,新加坡已如期缴付今年应承担的17万3919元,并额外预付9098元。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最新发布的核心预算报告,截至10月17日,秘书处只收到2660万元,占今年核心总预算的71.6%。共有136个缔约国未缴款,总数额达1050万元。
美国今年应缴716万2252元,但目前只缴19万7864元,拖欠近700万元,相当于公约核心预算的18.7%。
《公约》每两年制定一次预算,包括缔约国须承担的核心预算,以及由各国自愿缴付的补充预算。核心预算用于支持协商进程、体制建设及援助发展中国家,各国分担额依联合国既定标准、按经济能力计算;补充预算则支持核心预算不涵盖的活动。
学者:资金不足或削弱《公约》进程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太环境法律中心高级研究员琳达·苏里丝迪瓦蒂副教授(Linda Yanti Sulistiawati)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经费充足对于推动《公约》宗旨、维持协商过程的包容性至关重要。
她说:“如果没有足够资金,一些国家可能不堪重负,无法资助代表参与《公约》进程与活动。”
国际气候科学与政策研究机构Climate Analytics总裁哈尔(Bill Hare)则说,预算关系到秘书处行政、人力和授权任务的顺利运作。
他指出,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拖欠款项,部分原因可能是它们更倾向为特定项目提供直接支持,而不是缴纳“统筹预算”。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第二次退出《巴黎协定》,相信也影响美国对《公约》缴款的意愿。
《公约》执行秘书斯蒂尔(Simon Stiell)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简称COP30)的一场记者会上说,美国的欠款已由慈善机构补上。
美国缺席COP30未必全坏
特朗普缺席COP30,也未派任何政府官员参会。作为全球最大排放国,这是美国首次未有政府代表赴会。
Climate Analytics政策主任符纳尔(Claudio Forner)说,美国缺席显示它对气候进程的冷淡,并反映对多边机制的不信任。
但他指出,特朗普政府对气候变化的立场一向强硬,即使派代表出席,也未必会推进具建设性的气候行动,美国缺席反而可能使协商相对顺利,较容易达成共识。
“眼下美国缺席造成领导真空,但也让其他国家有机会引领气候行动。这个领导变化值得关注,特别是欧盟要如何站稳脚跟,以及在廉价脱碳技术上占优势的中国,又会如何向世界展现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