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国领导力论坛今年迈入第10届,我国公共服务统筹部长兼国防部长陈振声形容,新加坡是中国特殊的伙伴,论坛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让新加坡在不同阶段更好地了解中国领导层的思路和中国的发展需要。

随着中国“十五五”(2026年至2030年)规划出炉,陈振声认为,两国可借本届论坛就地缘政治、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等关键议题展开交流,探讨下一阶段的合作,推动新中关系与时俱进。

新中领导力论坛2009年首办,一般每两年举办一次,是两国领导人交流领导力发展经验的战略性平台。恰逢新中建交35周年举行的第10届论坛,将于下周二(11月18日)在新加坡举行。

陈振声自2021年担任论坛联合主席,他在会前接受本地媒体采访,回顾往届论坛的经验与成果,并阐述论坛对维系新中关系的作用。

新中目前有不同层级的合作机制,包括最高层级的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Joint Council for Bilateral Cooperation,简称JCBC)、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一个国家级合作项目,以及八个省级经贸理事会,两国政府部门也保持密切联系。

延伸阅读

建交35周年 新中推进前瞻性合作 支持更宽广目标
建交35周年 新中推进前瞻性合作 支持更宽广目标
徐芳达:新中合作历程体现共同信念与利益
徐芳达:新中合作历程体现共同信念与利益

陈振声指出,新中领导力论坛作为新加坡公共服务署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共建的平台,是另一特殊的交流渠道。中组部是中共重要工作部门之一,负责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

他说:“(新加坡)是非常特殊的伙伴。这个论坛让我们更深入地探讨领导力发展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不仅是中国做什么、如何做,还有为何这么做。过去九届论坛,每一届都让我们得以洞察中国领导层在不同阶段的思路。”

上个月闭幕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国“十五五”规划建议。在陈振声看来,当前的关键问题是:随着中国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它考虑的优先事项是什么?新加坡又能如何发挥有用的角色?他认为,两国能借本届论坛探讨“十五五”阶段的合作方向。

陈振声首先指出,在地缘政治层面,中国如今须应对的国际环境与几年前大不相同,贸易、地缘和军事关系都在改变;中国希望扩大朋友圈,并推动各类倡议,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我们和中国有共同利益,去探讨如何携手为区域和平和全球发展作出贡献。”

其次是“十五五”规划中提到的高质量发展。陈振声指出,新加坡向来无法在规模和体量上与他国竞争,靠的是创新、质量和速度;随着中国发展新领域并推动企业国际化,两国将有更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合作机会。

在科技领域,陈振声以人工智能为例说,中国正积极思考的不仅是技术层面,也包括相关的治理和伦理问题,新中在这方面也有合作空间。

最后是社会治理挑战。陈振声说,中国一方面须克服人口老龄化挑战,另一方面也得应对年轻一代更多元的志向;这些挑战并非中国独有,新加坡所处的发展阶段同样如此。

陈振声总结说,中国在每个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需要,“十五五”规划让新加坡能更好地了解和配合中国的发展。

他说:“我希望看到的新中关系,是一个永远与时俱进的双边关系,而不是停顿在某个阶段或项目……从经济合作、社会治理合作,到领导力的培养和发掘,(两国的合作)是方方面面的。”

从官员选拔到收集民意 新中互鉴治理经验

从官员评估机制、收集民意的方式,到应对假信息,新中多年来通过领导力论坛就各类议题相互借鉴,并推进领导力建设。

谈及新加坡在领导力发展有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时,陈振声说,中国官员对新加坡的治理模式、交棒规划和官员评估机制都感兴趣。“他们常常好奇,我们是如何掌握基层的脉动……也对我们的部长每周到基层与民众交谈、进行家访的做法感兴趣。”

而从新加坡的角度,陈振声说,新加坡希望了解中国如何筛选和提拔干部。“当我们观察他们的培训体系,看他们如何培养干部和领导人时,就能更好地判断谁可能是未来出线的领导人。”

互联网治理是另一重要议题。陈振声说,上届在中国举行的论坛中,新中双方探讨了如何运用互联网反制虚假信息并凝聚民众,以及如何应对外来干预。

除了议题交流外,陈振声指出,论坛也让新加坡更好地认识中国新一代的官员,与未来领导人建立交情。

他以2013年至2017年联合主持论坛的现任中共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为例说,自己早年曾在新加坡接待对方,陪同他到不同机构参观,有机会了解他的个人想法。

陈振声忆述,当年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赵乐际,对新加坡的反贪污工作和公务员报酬制度感兴趣;互动中,两人“建立了某种关系、某种信任、某种开放性”。

他说:“我们要寻找的不只是发展项目,更重要的是培养双边的互信和了解,才可以寻找新的合作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