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捷运东北线引入新嵌入式轨道更换作业,采用部分预制设计,将施工时间缩短一半。公司因此能够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信号系统和电力系统等关键的更新工程。

每天结束营运后,新加坡地铁进入夜间维护时段,工程团队须在凌晨短短数小时内完成检测与维护。作为地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铁轨的更新维护至关重要,多数轨道可通过标准工序更换,但在兼具防空壕功能的地铁站,工程则更为复杂。

早在1983年,我国便在南北线东西线上设立九个经过加固设计的地铁站,必要时可转换为防空设施。此后,新建地铁线上的部分地铁站也陆续配备专门的通风系统和防爆门,在发生化学攻击等紧急状况时,可阻隔有毒气体和污染物进入车站内部,加强整体防护能力。

东北线共有13个这类地铁站。为确保设在地铁隧道两侧的防爆门能在紧急情况下完全闭合,门下方的轨道必须牢牢嵌入混凝土基座。与一般使用扣件固定的轨道不同,这类嵌入式轨道在更换时,必须先从混凝土中切割出来,工程更为繁复耗时。

工程人员在切割完毕后,将旧铁轨从隧道基座中取出,为安放新轨道作准备。(陈渊庄摄)
工程人员在切割完毕后,将旧铁轨从隧道基座中取出,为安放新轨道作准备。(陈渊庄摄)

更换一段嵌入式轨道通常需要四个夜间工程时段。施工人员必须切除固定轨道的弹性材料,拆卸旧轨、灌注新材料,并等待24小时固化。此外,弹性材料的保存期仅六个月,采购周期超过两个月,对施工计划与协调要求极高。

延伸阅读

武吉班让轻轨系统 翻新工程进度达88%
武吉班让轻轨系统 翻新工程进度达88%
东北线三年内更新电路整流变压器 增强电力系统整体韧性
东北线三年内更新电路整流变压器 增强电力系统整体韧性

为应对这一挑战,新捷运经过市场调查后,决定采用可部分预制的弹性树脂橡胶模块,配合一小时内即可固化的快速凝固混凝土,从而减少一半的施工时间和成本。

旧铁轨从隧道基座中取出后,工程人员必须把底层残留的旧橡胶逐一铲除,确保新嵌入式轨道能稳固就位。(陈渊庄摄)
旧铁轨从隧道基座中取出后,工程人员必须把底层残留的旧橡胶逐一铲除,确保新嵌入式轨道能稳固就位。(陈渊庄摄)

料2027年前完成 13相关地铁站嵌入式轨道更换

新捷运星期天(11月16日)凌晨邀请媒体走访万国站的轨道更换作业现场,20多名工程人员在数小时内分秒必争,完成一系列高度密集的工序,包括切割旧轨、破除混凝土、拉起旧轨、安放新轨、灌注快干混凝土、焊接两端接口,以及最终的打磨与校准。大家须确保所有工序在首班车于数小时后开动之前精准完成。

新捷运在嵌入式轨道更换作业中采用可部分预制的弹性树脂橡胶模块,使轨道更新更快捷、高效。(陈渊庄摄)
新捷运在嵌入式轨道更换作业中采用可部分预制的弹性树脂橡胶模块,使轨道更新更快捷、高效。(陈渊庄摄)

新捷运铁路总裁李炎霖受访时指出,公司自2023年起更新嵌入式轨道,目前已完成三个车站的更换工作,预计可在2027年前完成所有13个相关地铁站的更换。

他说,为一个地铁站双向列车更换所有的嵌入式轨道,至少需要16个夜间工程时段,但每晚可进入轨道施工的时间通常只有三四小时,几乎没有出错空间。虽然周末能提供较长的作业窗口,但一年下来真正可用的时间并不多。

“如果沿用以往的施工方式,整个更新工程所需时间将是现在的两倍。”

工程人员为新轨道灌注快速凝固混凝土,使轨道在短时间内稳固就位。(陈渊庄摄)
工程人员为新轨道灌注快速凝固混凝土,使轨道在短时间内稳固就位。(陈渊庄摄)

东北线嵌入式轨道可使用至少20年

李炎霖透露,东北线的嵌入式轨道可使用至少20年,此次工程属于预防性换新,使轨道更新能在可控周期内进行,避免因磨损加剧而出现突发问题。

今年8月东北线发生电力故障,导致11个车站服务中断近三小时。随后,新捷运在10月下旬宣布,未来三年将更新14个整流变压器,以提升东北线电力系统的整体韧性。

李炎霖指出,新的嵌入式轨道施工方法缩短了更换所需时间,也使工程团队能更有效地利用夜间维护窗口。“这使我们可以把更多资源投入到其他关键且更复杂的更新工程,例如信号系统和电力系统更新,它们都需要用更长的轨道时间。”

工程人员以化学焊接方式连接新旧铁轨,确保轨道顺畅衔接并符合运营标准。(陈渊庄摄)
工程人员以化学焊接方式连接新旧铁轨,确保轨道顺畅衔接并符合运营标准。(陈渊庄摄)

除了提升施工效率,新嵌入式轨道材料采用全新的橡胶垫片,能更好吸收冲击力并均匀分布列车荷载,减少震动与磨损,从而降低轨道缺陷、延长使用寿命。

“新的嵌入式轨道材料可为乘客带来更舒适的乘车体验,使轨道沿线的震动更为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