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对鸟类和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关注与日俱增,第41届新加坡观鸟赛创下468人参与的新纪录。参赛者寻得的鸟儿包括全球受威胁物种;在欣赏鸟儿之余,也为我国鸟类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第41届观鸟赛于星期六(11月15日)及星期天(16日)举行,主题为“疏林中的鸟类”(Woodland Birds),强调我国疏林生态系统保育的重要性。共有468名参与者组成138支队伍分赴全岛各地,共记录到166种鸟类。

其中包括全球受威胁物种,如小秃鹳(Lesser Adjutant)和黄冠鹎(Straw-headed Bulbul),以及稀有候鸟,例如白腰杓鹬(Eurasian Curlew)和黑寿带鸟(Black Paradise Flycatcher)。

参赛者在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找鸟儿的身影。(游甯稀摄)
参赛者在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找鸟儿的身影。(游甯稀摄)

国际鸟盟亚洲区总监维纳雅甘指出:“疏林地带得到的关注往往不够,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些遍布全岛的疏林栖息地孕育着一些极度濒危的物种。”

马来犀鸟(Buceros rhinoceros)(游甯稀摄)
马来犀鸟(Buceros rhinoceros)(游甯稀摄)

我国的疏林栖息地分布在金文泰森林、杜佛森林和南部山脊等。

新加坡观鸟比赛可追溯至1984年。比赛不仅提升公众对本地野生鸟类的欣赏与保育意识,所收录的数据也持续为我国濒危鸟类的分布及保育评估提供关键依据。

41届观鸟赛由新加坡自然协会和国际鸟盟亚洲区举办,国家公园局支持。这也是丰树产业(Mapletree)第七年赞助观鸟赛。

外交部兼贸工部政务部长颜晓芳也作为活动主宾参加了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