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南中学明年在盛港启用新校舍,届时将是本地首所净零能源设计的政府学校。两座教学楼和多用途礼堂屋顶将铺设太阳能板,旨在实现能源自给。
校方在占地约三公顷的校园,也打造学习亭等户外空间,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城市农业等活动。
欧南中学校长陈国锋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欧南中学是新加坡唯一提供O水准商学科的学校。校方接下来也打算为学校的商业与创业应用学习项目融入生态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态永续的意识。
学校在商科的专长与它的悠久历史息息相关。学校1906年以欧南学校之名创办时,是一所小学,1954年转为中学时,是一所开办商科的中学。学校1958年起招收女生,1961年更名欧南中学,1968年搬迁到约克山(York Hill)现址。
由于生源减少,教育部去年宣布2026年把欧南中学从约克山迁到盛港新镇安谷弯,现址继续为在籍学生办学,直到2027年最后一届学生毕业。这意味着学校在过渡阶段会有两所校舍。
相较于欧南校舍,新校有足球场、室内体育馆、健身房等新设施,也会融入欧南校园的一些设计特点,如旋转楼梯。
增添足球场等并利用社区设施 发展学校体育专长
欧南中学学生向来在水球运动方面表现优异,但新校不会与欧南校园一样建有泳池,校方会利用盛港体育中心泳池等社区设施,继续开办水球和游泳的课外活动,同时增添羽球等新选项。
校长陈国锋说,校方去年获知学校得搬迁后,须应对一些无法预知的挑战和局限,聆听各利益相关者的想法和期许,继续支持学生实现理想。一些校友对校园泳池有美好回忆,珍惜在体育课学游泳的时光。
他说,搬到新校后,学生还是可参加水球和游泳。学校增添足球场和更多球场、以及室内体育馆后,设施更完善,校方也可利用社区设施来发展学校的体育专长。
也是校友的体育与数学教师林德铭(51岁),以及英文与文学教师伊斯玛(38岁)难忘在欧南校园的求学日子,包括与同学一起学游泳。
林德铭期待在新校为学生策划更丰富的体育活动。伊斯玛则认为,母校的身份不应只围绕标志性的泳池设施,而应体现它重视体育的精神。在新地点,母校拥有更多设施,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才能。
此外,新校也无法同欧南校园一样设攀岩墙,校方会先了解新生的兴趣,若有需求开办课外活动,会探讨利用其他学校或社区攀岩设施。
校方未来也有意保留欧南泳池的一些瓷砖和攀岩墙块等,以壁画等形式在新校重现。
欧南中学也是其中一所可录取失聪学生的主流学校,尽管失聪学生占极少数,新校设计已考虑这点,例如在礼堂地底铺设感应电线,让戴助听器的学生更清楚“收音”。
课室和食堂使用可灵活移动的桌椅,方便师生分组组织活动。食堂采用中央厨房模式,除了是用餐的地方,也是学生的交流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