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大学医院将骨科外科和手科诊疗室从医院主楼迁入医学中心大楼,并配备X光检查室、复健中心和药房,为涉及膝关节等部位的疾病提供更专业的整体治疗,也为行动不便的病患提供便利。
国大医院星期一(11月17日)宣布,在医学中心大楼的18楼设立骨科外科中心(Orthopaedic Surgery Centre)、在19楼新设手与显微修复中心(Hand &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 Centre)和复健中心(Rehabilitation Centre)。
病患院内走动距离缩短逾四成
与骨科外科中心同楼层设有X光检查室、药房等配套设施,将病患在院内的走动距离缩短超过四成。
卫生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医生在这些新设施的推介会上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体育运动日益普及,本地对骨科保健的需求持续增长。
他指出,在国大医院骨科外科中心属下的关节保全中心(Joint Preservation Centre), 医生会通过包括干细胞治疗在内的各种前沿医疗技术,保全病患的原有关节。在骨科外科中心里的运动医疗中心,各种新设施如反重力跑步机等,能够帮助病患在做康复运动时减轻负重,也更安全。
国大医院骨科外科主任兼高级顾问医生许海波教授受访时说,人工置换膝关节其实是个无奈之举,因为术后一般只能维持15年至20年。目前,医院提供一种叫做自体软骨细胞植入术(Autologous Chondrocyte Implantation,简称ACI)的替代治疗方案,即用病患自身的干细胞在实验室培养足够数量的软骨细胞,用于移植治疗。过去20年来,他做了400多例,前景可期。
“病患接受这类手术后,必须和物理治疗师密切配合,进行恰到好处的康复运动,关节保全中心可以为病患提供更系统化的康复条件。”
许海波以ACI手术治疗过的病人包括傅顺雄(75岁)。他的右膝盖在2007年做了这个干细胞治疗后,让他恢复行走自如。这位退休人士接受《联合早报》记者采访时,说起18年前的情况。
“医生当时说,以我的年龄换人工膝盖还太早,但接受ACI治疗又似乎晚了些,不过他最终还是决定试一试ACI。”
结果,手术成功了,傅顺雄又可以慢跑、游泳、骑脚车,做各种运动了,如今上了年纪,他较常健走。他仍每年到医院接受复查,现在有了新的骨科外科中心,去做检查就更便利了。
“今后,我可以在同一个地方做X光检查和看医生……不用特地上四楼去照X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