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我国监控淹水情况的能力,公用事业局最迟在2028年底,会在全岛装置多650个水位传感器,以便更及时监测排水渠和大水沟水位上升情况,更快速采取应对措施。
东北季候风预料11月底吹来,公用局星期一(11月17日)发布文告,提前宣布接下来运用科技加强降雨预测和防洪能力的措施。
文告说,当局综合全岛各处的传感器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淹水监测工作。目前,全岛排水渠和大水沟安装超过1000个水位传感器,另有超过500台闭路电视、量雨仪器、气象雷达监测仪等器材。
接下来,全岛各处将安装多650个水位传感器,最迟2028年底装置完毕。到时,淹水监测的覆盖面将提高至每隔约一公里排水道和大水沟,就装有一个水位传感器。文告指出,淹水监测能力进一步加强,当局就能更及时发出警报,让公众做好应对措施。
扩大后的水位传感器覆盖面,传送给公用局智能排水网络的信息,将有助于找出淹水原因并建议改进措施。
公用事业局副总裁(防洪韧性)许良琪指出,当局主要通过监控和应对淹水,减缓淹水事件所带来的冲击,这些传感器也能协助当局在发生淹水后进行调查工作,更好地评估本地排水设施的效能。
公用局也透露,目前正同本地水务管理公司Hydroinformatics Institute(H2i)及电信公司星和(StarHub)合作,探讨如何利用无线电波信号,来更准确地预测降雨强度,项目预计年底完成,未来或在全岛推行。
此外,公用局正同谷歌(Google)合作,将淹水警报与Google Map应用结合,方便驾车者和乘客在雨天及时查询淹水信息,更好地规划行程。
东北季候风预料从11月底延续至明年3月
在东北季候风预料11月底吹来之前,公用局也宣布连续第二年推行防洪韧性运动,今年的主题为:“Nobody needs to be the wet one out”(意思为没有人有必要被淋湿)。这项运动以行人、驾车者及业主等为宣导对象,传达遇到淹水时可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安全提示。当局也推行一系列社区联系活动,提升公众的防洪意识。
另一方面,新加坡气象署星期一发布未来两周天气预报时说,今年10月以来,我国处在季候风交替期(inter-monsoon)的气候现象,随着东北或西北风力度增强,预料会在11月底吹东北季候风,一般会延续至明年3月。
未来两周,各地区多数天会在午后下雷阵雨,其中几天,雷阵雨会延续至傍晚。有几个上午,苏门答腊风飑(Sumatra squalls)也会给全岛多处带来雷阵雨和强风。
此外,多数地区的降雨量预计会高于平均值。至于每日最高气温,多数天预计是32至33摄氏度,其中几天可能稍微高于34摄氏度。
公众可通过气象署和国家环境局官网,以及环境局的myENV手机应用,获取每日天气预报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