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条地铁线每晚只有约三小时的时间来完成所需的维修和系统更新工作。地铁可靠度工作小组委任的五人独立咨询团建议,陆路交通管理局应定期安排以更长的时间分段关闭轨道,以确保维护和更新工程能够安全且有效加速进行。
陆交局、SMRT和新捷运星期二(11月18日)发联合文告说,五人独立咨询团已在星期一(17日)抵达新加坡进行五天访问,并与陆交局和地铁业者会面。
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教授、香港铁路车务及创新前总监李家润博士,代表咨询团提出初步建议。
他说:“新加坡的地铁系统按国际基准来看,具高度可靠性。但随着系统和部件的磨损以及客流量的增加,要保持标准须不懈努力。”
李家润指出,我国地铁网络不断扩展和老化,维护和更新工作必须加快步伐;在兼顾日常地铁运作的同时,要同步更新多个关键系统将带来挑战,工程须精心规划并分阶段实施。咨询团认为,目前的施工时段太短了。
地铁工程人员每晚通常只有三四小时的时间进行各种维修和检测工作。为争取更多工程时间,陆交局自2017年起和地铁业者合作,实行地铁服务“早关迟开”的安排。
咨询团也建议,地铁可靠度工作小组建立一个全面的状态监测系统,以便业者能够推进预测性维护工作。
“新加坡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在整个地铁网络实现这一目标,同时还须要提升运营和维护团队的技能及流程创新。”
咨询团也强调培养工程人才的重要。李家润说:“系统设计师应积累在前线运作的经验,并能在这领域内有职业轮岗的机会;同样的,前线操作人员也应积累系统设计和资产管理知识。”
文告说,为加快工程恢复进度,并改善地铁故障时的沟通,地铁可靠度工作小组建议地铁经营者,针对三种人群定制沟通方案:滞留列车中的乘客、受影响车站内的乘客,以及网络外可能考虑搭乘受影响线路的乘客。
工作小组最迟年底提呈报告给交通部代部长
地铁和轻轨服务前阵子频频发生故障,地铁可靠度下滑至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陆交局与两家地铁业者今年9月成立工作小组,从三方面着手加强地铁网络可靠度,包括探讨提前为东北线更新电力系统,以及加强东北线和环线的信号系统。
工作小组由陆交局局长黄南领导,成员包括SMRT集团总裁鄞云斌、新捷运总裁沈维明。除了李家润,咨询团员还包括泰雷兹(Thales)城市地铁信号(亚洲)前副总裁鲍查德(Patrick Bauchart)、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广州地铁集团前副总经理蔡昌俊博士、台北捷运前董事长和总经理蔡慧生教授,以及日本重型电力制造商明电舍常务执行董事今伸一郎(Kon Shinichiro)。
黄南在文告中感谢咨询团参与这次审查工作,“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多元的专业知识,对工作小组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工作小组最迟今年底会将建议报告,提呈交通部代部长兼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萧振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