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习运用人工智能化炒饭机等科技的餐厅、打造成住家环境的生活技能培训室,新光学校位于淡滨尼的新校舍提供不同设施,旨在协助自闭症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学习独立生活。

位于淡滨尼91街的新光学校今年1月启用,是新光的第二所学校,目前有约300名小一至小四学生,到了稳定阶段将有约800名学生。

新光学校为7岁至18岁的自闭孩童和青少年办学,是首所提供主流课程的特需学校。新光第一所学校位于宏茂桥。

教育部长李智陞星期二(11月18日)为新光学校(淡滨尼)主持开幕时说,新光学校2004年创办时只有41名学生,校方这些年来积极发展课程、通过艺术家栽培项目,与主流学校合作等,为特殊教育开创先例。学生人数如今增至超过2000人,设立淡滨尼新校可方便居住在东部的家庭。

他说:“新光学校也在校园内打造更包容的工作场所,设立的Professor Brawn餐厅帮助学生为就业做准备,增强他们的信心,对未来有希望。通过这番努力,新光让有自闭症的学生能够发挥,不仅惠及新光学生,也为新加坡更广泛的特需群体打开机会之门。”

延伸阅读

关注隐形残障 淡马锡理工学生团体首次举办社区外展活动
关注隐形残障 淡马锡理工学生团体首次举办社区外展活动
新培训计划学习护老 助特需学生开拓就业之路
新培训计划学习护老 助特需学生开拓就业之路

淡滨尼新校同样有培训餐厅和食堂,让学生和校友学习使用餐饮业科技。生活技能培训室则让学生学习打理家务、准备餐食等。

开放给公众用餐的校园餐厅,为学生和校友提供实际的培训机会。(关俊威摄)
开放给公众用餐的校园餐厅,为学生和校友提供实际的培训机会。(关俊威摄)
生活技能培训室打造成住家单位,让学生学习打理家务,加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关俊威摄)
生活技能培训室打造成住家单位,让学生学习打理家务,加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关俊威摄)

与新翔集团合作设立的烹饪室,日后将为学生提供中西料理烹饪培训。户外休闲活动区明年启用后也能举办活动,让学生培养社交技能,与社区的年长者和民众交流。  

李智陞重申,教育部将继续提升特殊教育,包括加强教师培训和领导发展项目,深化特殊教育学校与主流学校的合作,同时支持18岁后毕业的特需学生,融入职场和社区。  

望在榜鹅新校区为特需学生打造“终身学习教育村”

新光位于榜鹅数码园区的第三所学校预计2032年投入运作,届时为学生打造实际的培训空间。

新光学校由新加坡自闭症资源中心设立。中心主席、新光学校联合创办人潘丽萍希望,在榜鹅新校区实现“终身学习教育村”的愿景。她也是惹兰勿刹集选区议员。

她指出,计划可包括为学生规划终身学习发展途径;提供心理健康、社会情感学习、健身活动等的综合健康中心;加强与企业合作为特需者提供就业机会;以及融入社区打造“无墙校园”概念,让社会企业进驻、提供共用设施和志愿服务项目等。一些计划会先在新光现有校区试行。

新光学校学生郑俊嵘(10岁,四年级)今年从宏茂桥校区转到淡滨尼新校就读。他受访时说:“我住在淡滨尼,以前要早上5时起床,准备搭校车上学,现在可以6时起床,睡多一些,搭公共巴士上学。”他喜欢新校有更多植物和户外空间,还有新的图书馆。   

新光学校(淡滨尼)与毗邻的俊源小学是协作伙伴,两校学生有机会一同参加活动,促进交流。

今年成立21年的新光学校邀请支持伙伴,校友等出席开幕礼,一同庆祝周年庆。出席的200多人也观赏由学生和家长等呈现的精彩表演。

其他嘉宾包括,同为淡滨尼集选区议员的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长马善高和交通部兼文社青部政务部长马炎庆、律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高级政务次长蔡瑞隆,以及教育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次长赛义德哈伦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