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地铁东西线的第一代列车因列车轴箱罕见地过热并脱落,引发大规模故障。为及早发现类似问题,陆路交通管理局将为所有地铁线和兴建中的裕廊区域线安装热轴箱探测器。
陆交局日前在政府电子商务网站GeBIZ,为设计和安装热轴箱探测器(Hot Axle Box Detection Systems)进行招标。
陆交局发言人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为持续提升地铁可靠度,当局将为现有所有地铁线,以及预计2027年起分阶段通车的裕廊区域线安装热轴箱探测器。这项招标并未包括预计2030年代通车的跨岛线。
发言人说,在去年9月东西线发生故障后,为整个地铁网络安装热轴箱探测器,被确认为可及早发现潜在车轴轴承(axle bearing)故障的措施之一。
这套系统将与其他措施相辅相成,例如在轴箱上张贴温度贴片,协助地铁运营商实时检测和监控异常温度。陆交局指出,这将补充地铁营运者已安装的测温设备,进一步支持列车运营和维护工作。
去年9月底,东西线地铁服务因故障局部中断了六天。陆交局早前公布的调查显示,出事的第一代川崎重工业列车很可能是因为没有及时更换退化的列车轴箱润滑油,导致轴箱过热而脱落,造成车轮脱轨,损坏杜弗站和乌鲁班丹车厂之间的轨道和设备。
交通部属下交通安全调查局的调查也发现,事发前的近两个小时,检测系统曾在劳明达站附近测到列车的车轴箱温度高达118摄氏度,比正常运作的30至65摄氏度高出许多。然而,由于警报系统出故障,未能识别具体是哪列列车出现高温,列车管理员把警报误判为系统误报,未进一步通报或检查。
热轴箱探测器已在全球多个铁路系统使用
新加坡工程师学会铁路与交通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叶福华博士受访时指出,热轴箱探测器已在全球多个铁路系统使用,包括中国、澳大利亚和欧洲。
这类系统通常采用两种检测方法——热成像摄像机和红外线传感器。这两种技术都能监测列车轴箱的温度,并识别任何异常的热信号。这些信号可能预示轴承故障或其他机械问题,从而帮助在潜在隐患引发事故前被及时发现并处理。
叶福华指出,若热轴箱探测器是安装在轨道旁,陆交局可为不同地铁线设计一套统一的系统。“此举的好处包括简化维护流程、技术人员的培训也可标准化,以及系统的采购和生命周期管理更具成本效益。”
新加坡理工大学工程系副教授周毅博士也说,在轨道旁安装这类监控装置,可在不影响列车运营的情况下,提供接近实时的列车状态监控,是常用的风险控制措施。
他说:“在整个网络统一部署这些解决方案,有助于更全面地收集数据,进而支持改善检测系统、算法和应用程序。例如,陆交局可考虑牵头开展这类有价值的举措,并结合其他大数据,以更好改善地铁的安全性和可靠度。”
SMRT早在2016年就已为南北线和东西线安装轴温探测器,新捷运经营的东北线也设有测温器,只有较新的地铁线如环线、汤申—东海岸线和滨海市区线还未安装。
针对陆交局是否有必要安装多一套测温器,周毅说:“轨道旁的第三方检测装置能让相关部门和地铁运营商独立评估列车的状态。多项技术的结合,可以改善检测的准确度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