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买家的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调高至60%后,许多打算购买私宅的外国买家望而却步,美国买家却在自由贸易协定下不受ABSD影响,如今超越中国,成了本地私宅的最大外国买家群(不包括永久居民)。

针对外国买家的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在2023年4月从30%调高到60%,以抑制外国投资者推高房价,确保有自住需求的新加坡人不会因房价上涨而买不起房。

博纳产业数据显示,ABSD调高前,中国买家占外国买家(不包括永久居民)的36%,但到了2025年前八个月,占比跌至9.3%,仅17个单位成交。享有自由贸易协定(FTA)优惠、无需缴付额外印花税的美国买家,反而以46.4%的占比成为交易量最高的外国群体。

根据新加坡与特定经济体的自由贸易协定,冰岛、挪威、瑞士、列支敦士登的公民及永久居民,以及美国公民,在新加坡购屋时享有与本地公民相同的ABSD待遇。

要先支付约85%现金才能买房 外国买家改在取得永久居民身份后再购屋

中国买家不在此列,因此必须承担高达60%的印花税。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系商学院程天富教授说:“在调高税率前,市场上常能看到来自中国的“买房团”。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见。”

延伸阅读

本地中国买房团凋零 今年首八个月仅买下17单位
本地中国买房团凋零 今年首八个月仅买下17单位

房地产经纪徐思指出,高额ABSD让许多中国买家望而却步。她解释:“一套200万元的两房单位,需要付约25%的首付,如果还要付60%的ABSD,你变相要先花大概170万元现金,才能买到一套200万元的房子。多数人无法一次拿出这么多现金,只能先租房或观望。”

徐思观指出,买房时如果要付60% ABSD,很多外国买家对于要多少年后房产才能实现增值不太有信心。(视频截图)
徐思观指出,买房时如果要付60% ABSD,很多外国买家对于要多少年后房产才能实现增值不太有信心。(视频截图)

大亨房地产网站(MOGUL.sg)首席研究师麦俊荣指出,为了避免高额税率,不少中国买家选择在取得永久居民身份后再置产,如此一来购买第一套房时只须付5%的ABSD。若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把拥有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的外国买家算在内,中国买家在所有外国买家中仍占约三成,明显领先于美国买家不到一成的比例。

本地买家仍是市场主力

其实,外国买家在本地私宅市场的占比本就不高,在ABSD调高前仅占4%。如今,外国买家的占比降至1.3%,而新加坡公民与永久居民的占比分别为83%和14%,是本地私宅的主要买家。程天富说:“调高ABSD的政策让市场不过热,也防止投机行为。价格增长应保持稳定、与经济增长挂钩,避免短期炒作。”

新加坡买家仍占是本地私宅的主要买家,在ABSD调高后占据83%。(档案照片)
新加坡买家仍占是本地私宅的主要买家,在ABSD调高后占据83%。(档案照片)

为了确保本地买家仍能负担得起本地私宅,麦俊荣发现,发展商通过缩小单位面积,将价格维持在本地买家可负担的150万至250万元区间。他指出:“在2023年4月之前,核心中央区公寓的平均面积为74平方米。然而,今年的平均公寓面积已缩减至65平方米。”

自从政府大幅度调高外国买家的ABSD后,本地私宅市场和买家行为如何改变?点击完整视频,让《联合早报》带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