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不丹联合发起碳信用项目征集活动,有兴趣的企业和机构,可从12月1日起申请在不丹开展项目。这是我国第三次公开征求碳信用项目提案。

新加坡国家气候变化秘书处、国家环境局、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和贸工部,于新加坡时间星期四(11月20日)发文告说,获准项目将在不丹释放更多减排潜力,并通过融资带动两国进一步减排,推动各自的气候目标。

这些项目也将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创造就业、提供清洁用水、强化能源安全,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从不同方面改善当地社群的生活。

符合《巴黎协定》第六条的碳信用,可供须缴碳税的企业购买,用于抵消最多5%的可征税排放量。

这是我国第三次发起碳信用项目征集活动,前两次分别与加纳和秘鲁合作。我国目前已与10个国家个别签署碳信用合作执行协定,其中与不丹的协定于今年2月28日签署。

延伸阅读

COP30谈判分两组冲刺 淘汰化石燃料与适应目标成焦点
COP30谈判分两组冲刺 淘汰化石燃料与适应目标成焦点
新加坡与泰国发布碳信用核算法清单 明年首季料征求项目提案
新加坡与泰国发布碳信用核算法清单 明年首季料征求项目提案

根据与不丹的协议,新加坡会在首次发行碳信用时,取消其中2%,不计入双方的交易和减排目标。换句话说,这2%不会被双方用来达成自己的减排目标,也不能拿来买卖,而是直接当作对全球整体减排的额外贡献。

我国也承诺把相应调整碳信用的5%资金,用于支持不丹落实气候适应措施。

我国与马拉维就碳信用交易合作

我国也将与非洲国家马拉维(Malawi)在碳信用交易上合作,通过知识共享,合力发掘新契机,加大力度推动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融资工作。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与马拉维自然资源、能源与矿业部长马坦加(Jean Mathanga)博士,于巴西贝伦时间星期四早上,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简称COP30)新加坡馆签署谅解备忘录。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左)与马拉维自然资源、能源与矿业部长马坦加(Jean Mathanga)博士,于巴西贝伦时间星期四早上,在COP30新加坡馆签署碳信用合作谅解备忘录。(COP30新加坡馆提供)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左)与马拉维自然资源、能源与矿业部长马坦加(Jean Mathanga)博士,于巴西贝伦时间星期四早上,在COP30新加坡馆签署碳信用合作谅解备忘录。(COP30新加坡馆提供)

这是我国在COP30期间签署的首个碳信用谅解备忘录,也是迄今与他国签署的第14份谅解备忘录。

傅海燕在签署仪式上致辞时说,全球气候行动正在关键节点,集体应对气候危机的迫切需要显而易见。

她指出,地缘政治日益紧张,多边合作正在承压,在未知的时代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继续携手推动气候行动,值得欣慰。

两国会竭力达成具法律约束的执行协定,制定符合相应调整的碳信用标准与过程。

傅海燕说,合作行动证明高质量的碳信用有助推进更具雄心的全球气候目标,并带来环境保护、创造优质的就业机会,以及提升能源、水资源和食品韧性。

马坦加说,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国正式确立合作意向,深化战略伙伴关系,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和气候行动的共同承诺。

傅海燕:碳市场越来越受关注

傅海燕在巴西贝伦时间星期二(18日)接受媒体联访时说,碳市场的讨论愈发活跃,她在COP30上,收到许多双边会议的邀请。

“相较于COP29,碳市场在COP30上获得更多关注,部分原因是有更多公司和国家参与《巴黎协定》的讨论,另一原因是新加坡预购碳信用所发出的需求信号。”

我国今年9月宣布,将以7600万元从加纳、巴拉圭和秘鲁的四个基于自然的碳信用项目,预购超过200万个碳信用。

傅海燕指出,基于现实考量,新加坡可部署的可再生能源受到限制,可行的去碳化商业方案不多,因此通过碳市场减排是合理途径。

她强调,碳市场不应被视为逃避减排,而是调动资金的渠道,有助于推动其他国家加速脱碳,特别是能落实自然减排方案的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