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区内医疗护理人员得逐渐承担多重专业职责,为病患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政府将改革综合医疗保健人员的培训方式和职业发展路径,让他们在首学年先上一套统一的基础课程,再决定未来要走的专业方向。新课程定2027年起推出。
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兼卫生部长王乙康,星期四(11月20日)为勿洛圣安德烈社区医院主持开幕时,宣布这项消息。
王乙康说,这些年来政府已逐步扩大综合医疗保健人员(allied health professionals)的培训路径。过去本地只有理工学院提供这类培训;如今,新加坡理工大学开设本科课程,新加坡国立大学也开办相关的硕士课程。
社区化医疗需要跨学科培训
不过,目前的培训方式按专业划分,如物理治疗、职能治疗、营养学、心理学或放射学等,跨专业训练空间有限。王乙康认为,这在今天已不适用。
他指出,如今医疗服务已不局限在急症医院里提供,愈发转向社区,包括社区医院;医疗服务越走入社区,医护人员就得做好更充分准备发挥多重功能,综合医疗保健人员尤其须深入社区与跨学科团队合作,才能为病患提供更全面支持。
为此,政府决定改革综合医疗保健人员的培训方式,促进跨学科培训。
未来,综合医疗保健人员将分成三大领域:社会心理与行为(临床辅导员、心理学家、医务社工);复健与行动能力(物理治疗师、语言治疗师、足病治疗师);以及诊断与治疗(放射治疗师、医学检验技师)。
打好基础再增进“学习单元”
在某些选定领域,高等学府将为第一年课程设计统一核心基础单元,让学生先学习相同的基础内容;之后再采用“学习单元”的方式推进,每个单元都对应综合医疗保健人员的一项实际工作技能,学员可按需要修读。
学习单元也能累积成正式资格,让学生在工作几年后,可根据照护需求或职业发展方向,转向其他专业。例如,受训于复健领域的保健人员,可先成为物理治疗师,之后再通过学习单元进修,取得职能治疗师资格。
王乙康说:“第一学年的核心基础单元可为学生打下更扎实的基础,好让他们在第二学年更好地决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学生可选择进一步深化自己的专长,或掌握其他相关的综合医疗保健技能。”
他指出,这是一项重大的转型工作,需要花上好几年逐步落实。卫生部正与综合医疗保健人员委员会以及多所高等学府密切合作,料在2027年起推出统一的核心基础单元课程。
目前,只有新加坡理工学院和义安理工学院提供综合医疗保健人员相关课程;但全国所有五所理工学院都开办生物医学相关课程。
在薪酬方面,当局将在明年更新社会服务领域的薪金基准,以配合公共医疗集群今年实施的薪水上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