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安德烈社区医院(勿洛)的后方,一节地铁车厢、一辆巴士和一辆德士并排停放着,形成一个迷你的“交通场景”。病人可在这里练习上下车、操作行动辅助器具和过马路,让复健更贴近日常生活。
这些退役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灯,让治疗师得以在接近日常的情境下,示范动作和提醒安全要点,帮助病人和看护者掌握实际技巧,并在出院前逐渐建立独立外出的信心。
勿洛南1道的圣安德烈社区医院(勿洛)(St. Andrew’s Community Hospital (Bedok)),前身是一座日立工厂。经过10个月的翻新改造,医院在星期四(11月20日)由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兼卫生部长王乙康主持开幕。
这是本地第11家社区医院,设有100个床位和140个过渡护理设施床位,可帮助缓解东部地区的医疗压力,并分担樟宜综合医院的病患人数。
王乙康说:“樟宜综合医院是本地最繁忙的医院之一,他们很需要这样的支持。等到位于勿洛北的东区综合医院在2029年投入运作后,情况就会进一步改善。”
延伸阅读
王乙康说,社区医院在我国医疗体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指出,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能专注照顾病情稳定、需要复健的病患,帮助他们恢复行动能力,为回到家里和社区生活做好准备。他形容,某种程度上,社区医院就像“专门帮人恢复健康和行动能力的中心”。
王乙康说,只要社区医院做好这一块工作,便可让整个医疗体系更可持续,也更具成本效益。
除了交通工具和设施,圣安德烈社区医院(勿洛)也设有模拟住家环境的日常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简称ADLs)室、康疗花园、水培种植区等。
医院也在空间的设计上,照顾到失智症者的需求,例如在病房设置茶水间,鼓励病人之间的互动。到了明年中,所有病床和病患厕所,还将配备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跌倒预测与预防系统,以进一步提升病患安全。
圣安德烈社区医院总裁罗溢欣医生受访时说,重新利用旧工厂不仅大幅缩短医院的建造时间,更宽敞的场地也让院方在规划和配置各个区域时有更大的灵活性。
例如,医院就有足够的场地放置整节地铁车厢和整辆巴士,打造出完整的职能治疗区。这也是本地首个引入退役交通工具的医疗设施。
圣安德烈社区医院职能治疗师田欣萤(35岁)和周诗颖(29岁)受访时都指出,有了这些交通工具,病人可学习如何安全地进出车厢、在狭窄空间内操控轮椅或行动辅助工具。
田欣萤说:“在这里,他们不用像在公共场所那样有压力,可以反复练习。现实生活中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更重要的是,这能让他们更有信心踏出家门,重新融入社区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