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般大众而言,使用政府数码服务如Singpass,或许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对依赖“声音导航”的视障者来说,若应用内的选项,没有清楚的语音标志,就无法使用这些工具。

70岁的视障者黄俊辉自2021年起,就参与Singpass用户测试,将用户经验反馈给Singpass团队,让团队加以改善。他因积极贡献,造福每年约1800名有视觉障碍的Singpass用户,获新加坡政府科技局提名,荣获政府数码服务奖的杰出公民贡献者奖 。

这名热心公民星期五(11月21日)从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教育部政务部长刘洁敏手中,接过奖项。

黄俊辉受访时说,Singpass团队持续听取测试用户反馈,目前一些技术问题如页面内未标志的选项、脸部认证的问题,都已经解决。Singpass作为门户,也让他可进一步接触其他政府部门的数码服务。

他的最大期望,是各界在推出数码工具前,从设计角度考虑所有人的需求,尽量做到无障碍服务所有人。

延伸阅读

实现屏幕朗读功能 视障者也能顺畅使用Singpass应用 
实现屏幕朗读功能 视障者也能顺畅使用Singpass应用 
数码无障碍平台评估工具 助开发员设计更包容服务
数码无障碍平台评估工具 助开发员设计更包容服务

政府数码服务奖自2021年开始举办,由政府科技局主办,获智慧国工作团支持。颁奖礼于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举行。今年共有32个政府机构、组织与个人获表彰。

退休妇女当公积金局义工 指引公众使用数码服务 

另一名杰出公民贡献者奖得主,是中央公积金局义工李楚如(70岁)。已退休的她自2023年12月起,每周三四次到公积金局服务中心自助服务亭,提供志愿服务,迄今已贡献超过240个小时,协助逾950名公积金会员,特别是年长者。

李楚如回忆,曾有一名讲潮州话的年长男会员,因害怕使用智能手机按错选项,迟迟未使用公积金局的数码服务。她耐心教导对方,一再重复流程直到确认对方学会如何线上操作,包括取款。过了一阵子,对方再度前往服务中心时已展现信心,学会使用数码服务。

“有些年长者会说我有手机,你可以教我如何提款吗?学会了下次就不用在自助服务亭前排队。我观察到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改善。”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教育部政务部长刘洁敏(左一)在政府数码服务奖活动上,了解新加坡政府科技局的数码产品DIYGoWhere。(特约陈来福摄)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教育部政务部长刘洁敏(左一)在政府数码服务奖活动上,了解新加坡政府科技局的数码产品DIYGoWhere。(特约陈来福摄)

刘洁敏致辞时说,今年得奖的个人和机构在提供或改善数码服务时,都展现关爱、勇气和毅力特质。

她认为,在设计数码产品或服务时,也应关注少数群体,一开始设计时就应该更包容,而非事后补救。

配合今年的主题“以人为本,用心构建”,主办当局针对三个主要的政府奖项类别,修订评选标准,提醒应以用户为中心。

中医管理委员会网站,获得最佳数码服务无障碍奖。教育部网站则摘下最以用户为中心奖。公积金局等九个政府部门和法定机构,获得最佳检索体验奖。

政府科技局也在活动现场展示多款数码产品,吸引近2000人以线上及亲临现场方式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