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兰红山组屋翻新后一片红通通,有居民申诉当阳光反射外墙时,厨房就像着火似的。也有居民反映房间变得通红,感觉阴森,仿佛身处地府。

这些红色组屋是位于惹兰红山的第12座至第14座组屋。部分居民因组屋外墙重新粉刷成红色后而饱受困扰。

《联合早报》记者星期五(11月21日)下午走访事发组屋,发现这些组屋的红色色调由深到浅随楼层由低到高层层递进,低楼层为暗红色,较高楼层则逐层渐浅。

这些组屋的低楼层为暗红色,并随着楼层上升,渐变成浅红色。(吴先邦摄)
这些组屋的低楼层为暗红色,并随着楼层上升,渐变成浅红色。(吴先邦摄)

红色实为选项 完工后“货不对办”引发居民抱怨

居民顾永民(55岁)受访时说,组屋外墙原为蓝色,市镇会约在年头左右翻新过程中,让居民选择外墙要粉刷哪个新颜色,红色是其中选项。“当时提供三个选项,这个红色选项在纸上看起来不错,也不像会反光。”

但她却没料到,三个月前刷完漆后,组屋居然变得如此通红。“太阳一出现,房间就会‘变红’,有时会觉得刺眼。”

延伸阅读

文忠路组屋居民弃紫色投选灰褐 粉刷工程7月初再展开
文忠路组屋居民弃紫色投选灰褐 粉刷工程7月初再展开

对白天不常在家的胡先生(47岁,保险经纪)来说,倒不觉得是个大问题;但家中的帮佣曾向他指出,房间变得一片通红,让人感到不舒服。

“有邻居分享单位变红的照片,看起来有点像庙宇,感觉阴森,像是身处地府。”

而常在家办公的居民施涵妮(55岁,从事IT行业)告诉《联合早报》,阳光照射进屋时,书房就会变红,不止闷热,她的精神状况也受影响。

她妹妹施涵婷(51岁,自雇人士)也说,厨房的外墙边缘原本也刷上红色,“厨房当时就像着火似的,特别是夕阳时分,整个环境让人感到压抑。”她说,后来经居民反馈,边缘才换上白色。

施涵婷说,她至今还是感到不自在,“不过市镇会也已尽力,我们就只能自行调整适应了”。

以红色保留“砖厂”历史是居民选择 市镇会添白减红缓解

负责这一区的女皇镇议员蔡瑞隆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由于组屋所在地段曾是砖厂,因此传统上都刷上红色油漆,以反映历史渊源。

蔡瑞隆指出,在维修粉刷过程中,大多居民选择了红色的配色方案,以保留这一区的文化特色,也为社区带来更大活力。

他说,团队这几个月收到反馈,指红色太过鲜艳,并反光照进单位。团队已与装修承包商合作,融入更多白色,以调整红色的总体比例。“我们采取了缓解措施,目前还未收到进一步反馈,居民似乎已适应了焕然一新的外观。”

“感谢居民的耐心及提出的担忧,团队会致力维护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力求保留社区独特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