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第一个设有世界级小轮车赛道和波浪形训练道的脚踏车公园正式开幕,它将为本地骑行运动发展带来新动力,也为居民提供更多运动的机会。
这个与众不同的新园地位于蔡厝港碧林—登加区。骑行运动热爱者可使用那里的小轮车(BMX)赛道和波浪形训练道,体验不一般的骑行乐趣。这些设施也将为小轮车运动员提供训练场地。
交通部代部长兼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萧振祥,以及负责登加区事务的蔡厝港集选区议员朱佩玲,星期六(11月22日)为新园地主持开幕。
这座脚踏车公园占地7500平方米,用16个月建设。小轮车赛道全长346米、设有6米高的坡道、31处起伏障碍;波浪道不设置围栏或闸门,公众可自由使用。
萧振祥说:“这里的设施可满足不同技术水平使用者的需求,不论是想尝试小轮车的初学者,还是要锻炼以备赛的国家队选手都可受益。新加坡脚踏车联合会将协助运营这些设施,并开办训练课,从基础到专业,让有兴趣的国人,不论老少,都可以体验这项运动。”
之前,本地没有专用于小轮车训练的设施。萧振祥指出,以前想要取得好成绩的选手,必须前往国外比如马来西亚练习,现在有了这个设施,他们在本地即可完成训练。
新设施做为运动员的重要训练基地,将开始为我国主办2029年东南亚运动会小轮车赛项做准备。
新设施由碧林—登加公民咨询委员会与新加坡脚踏车联合会合作开发,并获得联合会捐助者、赞助商、新加坡体育理事会和新加坡奥林匹克基金会的支持。
将开办不同程度骑行训练课程 包括面向弱势群体
新加坡脚踏车联合会和培训伙伴将开办不同程度的骑行训练课程,包括面向弱势群体的课程,首阶段将为听障者提供培训。这是为了让需求各不同的居民,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接触骑行运动。
新加坡脚踏车联合会副会长张起进介绍说:“赛道分为两部分,一条是供初学者使用的波浪形训练道,任何人都可以进来体验。另一条是比赛级赛道,获得认证者才可以使用,它配备合适的装备。”
初学者可先在波浪形训练道练习,等掌握一定程度的技术后,再使用赛道。
运动员:新设施帮助保持稳定训练 盼更多人参与这项运动
本地小轮车运动员米卡(Mikha Zuhayr Norman,18岁)受访时说:“以前为了训练,我常常得出国,回到新加坡后两三个月都没有办法练习,这样很难保持技术状态,也难进步。我住在加冷一带,这个小轮车练习场地对我来说方便很多,以后可以每个星期都练习,保持稳定训练。”
米卡也希望有了这个设施后,本地的小轮车群体会壮大,有更多人参与这个运动。
住在附近的居民余国强(50岁,经理)说:“新设施为这里的居住环境增添色彩和活力,因为这个地区的体育设施不多,现在有了世界级的运动设施,会带动我们尝试骑脚踏车的兴趣。”
他说,等到骑行课开班时,他有意报名参加。
碧林—登加是还在发展的新社区,聚集许多年轻家庭,对运动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提升社区参与度,区内明年推出“Sports2Gather”计划。工艺教育西区学院的户外运动设施将在非高峰时段开放给区内的兴趣小组使用,场地预订由人民协会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