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宜综合医院今年2月启用自主开发的人工智能伤口护理应用,让护士不用再手动量尺或描绘伤口轮廓,评估伤口情况的流程大幅简化。

护士如今可利用数码尺和3D成像摄像头自动获取数据,系统会生成伤口的估计深度,并识别和分类不同组织类型。自动化测量减少不同护士进行测量的误差,也免去了侵入式步骤,避免让患者感到不适。

应用使用标准化的摄影与照片对比,护理团队可更好追踪伤口的变化,并对伤口情况的改善或恶化进行评估。应用还能自动生成报告,帮助护士更好地向病患和看护者讲解伤口的进展和管理。

应用也衔接樟宜综合医院现有的伤口护理系统,让医生和护士在同一平台上修改、创建和管理伤口记录。团队只需扫描病患的腕带,系统就会自动把伤口的数据与病例记录相连接。

接下来,应用将逐步在新保集团旗下的其他医疗机构推出。

延伸阅读

陈笃生医院用AI技术完成250次脊椎手术 显著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 
陈笃生医院用AI技术完成250次脊椎手术 显著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 
我国医疗服务扩大采用AI 部分技术最迟明年底到位
我国医疗服务扩大采用AI 部分技术最迟明年底到位

在医疗保健领域深化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是今年迎来创院90周年的樟宜综合医院,为构建未来医疗保健体系,而大力推行的重点之一。

机器人辅助 进行本地首例清醒状态微创脊柱融合手术

另一个例子是,樟宜综合医院—国立脑神经医学院综合脊柱中心利用机器人辅助,进行本地首例在清醒状态下的微创脊柱融合手术。这项于今年7月进行的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让病患保持清醒和意识清晰,旨在提高手术精准度,同时避免全身麻醉和开放式手术的相关风险,让病患更快康复和看到效果。

樟宜综合医院星期六(11月22日)晚间举行90周年庆晚宴,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兼卫生部长王乙康应邀出席。

院方也在晚宴上宣布,设立“李永杰学术医疗领导力与医学人文领域教授席”(Lee Yong Kiat Faculty Professorship in Academic Healthcare Leadership and Medical Humanities),以强调医疗领导与实践不但需要专业能力,也需兼具人文关怀与职业操守。

教授席由慈善基金捐赠设立,旨在表彰并支持医疗领袖,在学术医疗领导与医学人文领域开展研究与创新,壮大新保集团杜克—国大医学中心的师资力量。